第84章 单单能打是不行的
在郑,李,清三方使尽了浑身解数的忙碌攻守准备中,时间很快来到了五月份,郑成功和李定国两人的大军一面休整,一面不断压缩广州清军活动空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交换着各自知道的军情,以勾勒出清廷的整体布局,进而提早做好应对。
两人同样面临后方不稳,兵力吃紧的问题。
郑成功面对的是陈泰的不断试探,潜伏在杭州,南京的密探已经传来了消息,江南清军的行动比原本预计的要快,张煌言和陈六御联合钱达发动的“太湖攻势”在喀喀木的严防死守下,最终也没能掀起太大风浪,倒是往太湖送去了一大堆军备物资,极大增强了这支抗清义军的实力。
李定国面对线国安在桂林周边地区的袭扰,最终选择了派高文贵领两千精兵北上,他没有在桂北留足后手,也不知道线国安的小心思,以为对方真的要搞偷袭,担心后方有失,不得不小心应对。
而郑成功就显得有底气多了,他依托于商业网络的情报系统也不是李定国的哨骑能比的,虽然不能知道具体的军情,但北京和江南各地的清军一有风吹草动,郑成功便能很快知晓。
不过,两人虽然面临不一样的局势,但都不约而同地想要尽快结束广州的战事,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郑成功经过大半个月的观察和试探,其实对攻下广州城已经不抱太大希望。尚可喜和耿继茂手中的兵马近两万,而且大部分都是精兵强将,韶州,南雄似乎还有数千绿营精锐,他和李定国加起来也就不到三万精兵,那些义军组成的辅兵虽然多,但根本不能野战,攻城也只是聊胜于无。
只能说,明清之间综合实力的强弱对比依旧没有改变,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无论是广州,还是韶州,南雄,以郑李两人的实力,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攻克的。
但是,广州,肇庆二府义军云集,潮惠也有许多地方力量自发组织了兵马支援,郑成功若是想要将这些山民精壮收编,还得去打一仗才行。这中间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还有着不小的好处,两人都不愿意舍弃。
于是乎,怀着同样心思的两人,再次约好了东西并进。李定国对尚可喜之前在肇庆的反击依旧耿耿于怀,要求先郑成功一步进军,他要第一个直逼广州城下,甚至还想着引诱尚可喜派兵出城和他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