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威在恩前(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51 字 2023-09-20

“清廷用谍可是高手,如果保甲不严,地方控制不当,又如何防得住啊!而且,若非如此,地方的钱粮可不好收上来,西南素来穷困,能以如此荒蛮之地养出十几万大军,孙可望自然有常人所不能相比之处。”

“国姓所言极是,下官那时也是处处留意。每次进城或者入住官道驿站的时候,便多方打听询问,确实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妙处。而这最妙的,便是那营庄和有偿徭役。”

“营庄和有偿徭役?此话怎讲?”郑成功假装不知,一脸好奇道。他把话题引到这个方向,便是为了接下来要说的事情。

张煌言看着郑成功好奇的神情,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按理说,云南,贵州两省都不富裕,两地早前些年更是都遭受了土司之乱,百姓流离失所,地方产出大减,其税赋便是和平年景都不足江南一大县,如今更不用说了。可居然真的养出十几万大军,使得秦王,西宁王和抚南王,都成为了抗清的强援。这说明西南一定掌握了产粮的诀窍。

下官套了许多人的话,最终确定了那个产粮的诀窍便是营庄。不过,那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太祖皇帝所设的卫所改良了一番罢了。

但它又不完全一样,其中的田地并非军队耕种,而是百姓耕种,秦王从军中派官员管理,层层监管之下,贪墨十分少,而且整个西南的田地,都已经被秦王收走了,地主所得只占其中一成,所以才有了养军所需的粮食。

而那有偿徭役,便是字面意思了,但大多只是提供粮食,早些年是有银子可领的,但如今战事吃紧,已经没有了。不过,对于百姓而言,提供粮食便已经是仁政了。”

张煌言原本是个举人,但是对兵法也颇有研究,能骑马射箭,个人武艺也不赖,又组织和领导过义军,还在鲁王手下干过,可谓是个全才,博学广记又经历丰富。正是这些经历和学识使得他可以依靠沿途所见和套出来的只言片语,推断出孙可望的大致施政措施。

“可若是按玄着所言,那些地主怎么会愿意只收一成?而且本藩记得,西南的土地,相当一部分也和漳州一样,被寺庙占着吧。其余的大都是沐王府,各地土司大族所有。”郑成功皱眉问道。

“国姓,你忘记孙可望之前是干什么的了吗?”张煌言笑着摇了摇头,“他可是流寇出身,那些乡绅哪里敢说个不字。而且,他也不是要把人逼到死路,只要不反抗,既不抄家,也不杀人,只不过是地租少了些而已。但他们若不配合,流寇杀起人来可不会手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