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军队必须保持进取心和侵略性(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84 字 2023-09-20

“自从清廷禁海之后,江南,山东,还有广东的海贸大半都已经断绝,如今往日本和南洋的船只,全都得挂着我郑家的令牌,否则在海上便是任人宰割的肥羊。随着藩主兴复粤东和八闽,海上的贸易还将更大,面对的敌人也将更多,甚至是红毛,也会和咱们有利益冲突。

因此,藩主若是要选一个主管郑家海贸的人,此人除了要知商以外,最好还得是知兵的,若是原本就在海上有着不小的威望,而且和咱们郑家关系紧密,在关键的时候无需任何凭证就能代表郑家,那便是最好的了。”

这样的机会,郑鸿逵自然是要争一争的,他知道郑成功不会让他重掌军权,他也不会往死路上走。但出海贸易的老本行,郑鸿逵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更不用说,这个肥差的油水,也足够丰厚。

郑鸿逵虽然一直在金门隐居,但郑成功已经请回了永历皇帝的封赏圣旨,以及要主持军政改革的事情,他却是一清二楚。四老爷在明郑体系中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甚至还不小,这也是郑成功一直如此提防着他,而郑鸿逵又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

如今,随着“市舶司”的筹建,郑家水师国家化,郑家海上贸易重组,郑鸿逵就算主管山海五行,控制贸易,也很难有什么反抗的力量。在市舶司和工商司的阻隔下,更无法借着海贸联络到旧部,最多就是能趁机捞些油水,成为一个正正经经的大掌柜。

换言之,郑成功的这次机构改革和调整,既是明郑体系的改革和调整,也是郑家内部的调整。原本掌握着郑家财政大权的郑泰,此时已经成为了监管机构,而声望十分高的四老爷郑鸿逵,则成为了海上贸易的执掌者,两者天然形成了对抗和制衡。

郑成功听完郑鸿逵的话,看起来正在沉思,他想了一会,然后笑着看向了郑鸿逵道:“四叔说得有理,若非文武双全又素有威望之人,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高位。”

郑鸿逵听了,随即挺直了腰板,他刚刚所说的那个人,完完全全就是按照自己的特征来的。而且,他也认为这个位置除了他之外,郑家不会再有其他人能够胜任。至于郑家以外的人,郑成功不可能会考虑——这可是郑家的家业!

“咱们今后在海上,绝对是免不了要和红毛开仗的,荷兰人如今就一心想要绕开咱们,和日本做生意,甚至还想要独占南洋的贸易,做海上的霸主。便是吕宋和台北的西班牙人,对咱们也是时刻提防,随时可能屠杀我大明在海外经商的百姓。”

郑成功看着郑鸿逵面上的变化,又接着道:“南洋,台湾等地皆有我大明之百姓,若是利用好了,这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是将来咱们立足南洋的关键。否则,他们就只能是那些红毛夷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又要能和那些红毛周旋,斗而不破,若是破了,还得能和他们打仗,同时不仅得会经营海上的生意,还得能代表郑家,这样的人......如何才能寻得到呢?”冯澄世恰到好处地发问,然后又自己回答道:“可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也确实难以胜任。如今的局势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