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事总得有人背锅吧!
第二日清晨,第一抹阳光刚刚洒下,连夜赶路的洪旭换了三匹马之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泉州府城的临漳门。一路上有驻扎着留守士兵的临时站点相助,倒也算不上艰难,就是沿途的官道还没有完全修缮。不然,他甚至还可以更早一点赶到。
明郑靠着之前几次大战的胜利,缴获了大量来自汉八旗和耿藩的精良战马,但相对于骁骑营和铁骑营当前的编制来说,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各军哨骑,战场塘马也都需要精良的战马,否则无法和清军对抗。
洪旭也是因为事务紧急,才从“征虏大将军府”中借用了銮仪镇留下的战马,三马轮换,五六个时辰跑了近两百里路,他平时的坐骑也只有普通杂马,而亲卫则是“征虏大将军府”统一调配的,郑成功并不允许明郑体系内的任何高官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
他从漳州府城出发的时候,福建水师的调令也已经送达金门,水师提督周鹤芝将会亲领金门镇水师北上,在万礼攻下兴化府城之后,克复平潭。
根据军情司之前的情报,平潭岛上的清军并不多,但因为紧靠大陆,非重兵不能坚守,郑军一直没有控制。但随着明郑拿下兴化,屯兵前线和清军对峙,已经能够与之呼应,成犄角之势,共同牵制福州府城周边的清军。
负责泉州府城外围警戒的左宣毅营营官肖拱宸得知洪伯爷到了泉州之后,一面赶紧派人进城禀报,一面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护送洪旭进城。他是明郑体系中最早的那批军官之一,还在洪旭手下干过一段时间,深知这位洪伯爷的性格,那么急匆匆赶来,必定是有要紧的事。
临漳门城门此时依旧大开,城头上飘扬着郑军的各色旗帜,一队士兵正押着十几辆牛马车从城中出来,牛马车上载着的东西虽然用毯子盖住了,但洪旭一看就知道里面是缴获的金银,而且应该还是库银。
这些库银除了留下部分修缮恢复地方之外,几乎都是要运回漳州府城的。然后,五军署,民政署和商事署再根据预算计划,从漳州府城的公库中将钱粮发出。这看似多此一举,实际上却是财权分配,甚至说是谁服从谁,多大程度上服从的问题。
除此之外,临漳门城楼外还新设了粥棚,城中因为战乱糟了灾的百姓正在排队,有一些已经吃上了热乎乎的米粥。虽然只是一夜之间,但清军溃兵肆意掠夺,曾,孙,龚几家又趁机在城中纵火,打击竞争对手,难免伤及无辜,城中还是有数千户人家因此流离失所,死难的无辜百姓超过了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