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说得确实没错,何时福建也能从陕甘调来一批精悍的绿营,或许这岌岌可危的形势,才能真正遏制得住。”
马进宝虽然脚踏两条船,已经暗中派人联络了明郑,但任何可以加强自己实力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要知道,他和陈泰,济哈席,以及杨名高都不同,那三人再怎么吵,终究还是要想方设法保住大清,否则就是自寻死路。而他,只要时机合适,随时可以成为忍辱负重,曲线救国的大明忠臣。
“就算是陕甘已经无兵可派,朝廷也应该多拨些钱粮下来,让咱们练兵备战。否则,就凭如今留守各府的千余驻军,福州府城的这几千兵马,拿什么挡得住郑成功的下一轮攻势?”
“马将军高见,福建是江南,浙江两省的屏障,若是福建失守,浙江便危矣,浙江危矣则江南危矣,江南乃是国家膏腴之地,天下赋税重中之重,一旦出事,西南又何来的兵甲粮草?”杨名高语气激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是提前串好了口风,准备好了台词。
“下官以为,咱们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朝廷重视起福建,不说达到重视西南的那个程度,但五六成,总的有吧......就算没有,最起码也得有四成,每年拨下三四百万的饷银,养几万能战敢战的大军,是必不可少的。”
陈泰看着两人连连发表意见,心下倒是一松,他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毕竟他和济哈席也都想借着难得的机会,加强自己的实力。朝廷重视起了福建,在福建投入更多粮草饷银,他必然就是受益最大的。
“所以,两位都觉得,郑成功如今至少已经有三五万大军了,之所以只带了这几千兵马前来,除了各地的留守安抚,便是想要继续隐藏实力,让朝廷误以为福建的局势依旧可控?继续将重兵投入西南?”陈泰一句话就把话题拉回了正轨。
他很清楚,想要让北京朝廷重视起福建,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在于郑成功现在已经有多强了,郑成功麾下的精锐兵马如果超过了三万,那北京朝廷自然会重新调整南方的军事政策,把郑成功这支反清力量纳入重点打击对象。
毕竟,杨名高和马进宝说得都没错,江南是整个国家的重中之重,一旦失去了江南,那不仅仅是西南的战事难以为继,就是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也将难以运行。
不过,一到这种需要担责的回答,杨名高和马进宝两人就开始支支吾吾起来了。这两个家伙虽然回答了陈泰的问题,但又好像没有回答,反正就是在打着太极,一句能落到实处的话都没有。在没有实际的好处之前,他们还不打算就这样松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