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又是一年(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64 字 2023-09-20

不过,视察完泉兴二府之后,郑成功并没有回漳州,而是带着冯澄世,甘辉,黄山等人来到了潮州府。这里如今已然成为了明郑的军火基地,各地的工坊除了因为当地特色和资源禀赋,民间还继续生产民用商品之外,官府设立的工坊全都是服务于军备生产的。

而依托于规模庞大,种类齐全的武器工坊体系,明郑最大的火器试验基地也在潮州府城。郑成功此行来到潮州府,就是为了视察这些生产供应了他麾下大军接近二分之一军备的工坊,明郑大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制造精良的武器。

不过,明郑的武器研究中心却是在漳州府城,因为那里有“漳州大学堂”,“漳州职业学堂”和同样规模庞大,种类齐全的武器工坊体系,还有依托于中左所和海澄的造船基地,以及各大驻军营地。

潮州府之后,郑成功的下一站,便是和广州府交界的惠州府,明郑的另外一处前线。周全斌当前正在进行最后的部署,他的大军即将从南海卫,增城,惠州府城撤离,然后直接投放到兴化府驻扎,等待着明年的大战。

而在此之前,后军的哨骑依旧强势,还是和往常一样,不时出击袭扰,清除那些尚可喜派来侦察的哨骑,还有突袭粤北等地往来广州城的粮队,清军根本防不胜防。

南海卫,增城,以及惠州府城组成的三角防御体系,是如今郑成功最担心的地方,周全斌的主力大军撤走之后,这里除了两个留守的千总部之外,只有潮惠二府征调的农兵,卫戍军协助防守,一旦尚可喜倾尽主力而来,极有可能难以坚守。

郑成功此来,一方面是要检查堡垒的修建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要检阅那些调来的农兵和卫戍军了,农兵是张煌言暂领,卫戍军则是郝尚久统领,两人相互掣肘,共同承担了惠州前线的防务。

明郑的农兵和卫戍军一样,平常都是训练方阵的,除了农闲时节,其他时候基本上只能保持五日一小操,半月一大练,战斗力并不强,武器配备也同样落后于野战军。郝尚久的兵马倒还好一些,因为历史原因,战斗力和武器装备都要比新组建的那些卫戍军强许多。

不过,考虑到他们是守城,还有后军的两个千总部作为主心骨,郑成功认为给这些临时调集来的兵马换上新装备之后就已经差不多了,参谋总部给出的推演结果也是如此。

从北到南,历时近一个月,一轮巡查下来,郑成功对于各地的表现,大抵是满意的。军队,民政和工商体系经过前面两年多的实践,大处已经没有问题,小处的那些缺陷,则是要靠他们自己慢慢弥补修正了。一个真正完善和科学的体系,必须要有自我纠正和修复的能力。

而最终赶在了过年之前,回到了漳州府城的郑成功,同样还要巡查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防止灯下黑的情况发生。漳州府城如今既是明郑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学中心,更是军备制造中心,郑成功单单是在府城内,就需要巡视上好几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