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战事不断的情况下,无论是明郑,清廷,还是孙可望,李定国,其实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明郑的税基并不大,特别是将来收复的地方无法推行屯堡体系,这使得郑成功必须要开始准备应对征税问题。
回到眼前,军饷充足之后,不仅鳌拜的绿营军整训行动卓有成效,郎廷佐的水师经过一年的建设,也有了相当的实力,舟山一战的胜利更是将清军在这种练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信心推向了高潮。
但是嘛,清廷辛苦筹集起来的这支水师其实还是老问题——船只小,海战经验不足,船上的火炮也远不如郑军强。若是和四年前一样,对付孤立无援,连火药都不足的鲁监国所部还行,可对上郑军水师,就不堪一战了。
不过,两军没交战的时候,鳌拜,郎廷佐自然是信心满满的。毕竟,他们两人其实对水师都不精通,也不清楚郑军水师的实力,只知道对方很强,所以也根本看不出自己有什么问题,更不要说舟山一战比四年前还简单,那么轻易就胜了。
只是,崇明海战一打响,对上陈六御,周瑞两部水师的清军水师根本就是原形毕露。他们很快就发现,相比起崇明岛上的明军水师,他们的所谓水师,根本就是捕鱼队一般,两军一交战,立马就败下了阵来,耗费了几十万两白银的水师,不到半日,就已经在明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了。
因为缺少强悍的陆战兵马,张名振,陈六御,周瑞等人并不能趁胜追击,还是张名振力排众议之下,陈六御才出兵短暂收复了靖江,进一步威胁南京和镇江等地。
但太湖的钱达依旧处于十分严峻的处境之中,停战期间清军的封锁依旧十分森严,他获得的补给不多,兵马物资的损失更没有和张名振,陈六御等人一样得到有效补充。
好在太湖足够大,清军根本围不过来,济度的大军在崇明一战出师未捷之后,也进入了休整,钱达所部虽然只能躲进湖中,但好歹保存住了有生力量。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面,江南的局势因为两边都无力攻击又恢复了平静,济度的八旗大军也发挥不了作用,只能是干看着。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清廷剿灭郑成功的决心,他们哪里还能猜不到,那些大船巨舰必然是郑军支援张名振的,甚至根本就是郑军。
郎廷佐受此打击,短时间内根本无暇再顾及崇明,筹集水师和进攻崇明都是他一手推动或者是主导的,满清朝堂上对于这一次海战惨败,早就已经是议论纷纷,弹劾不断。他虽然因为顺治的信任得以自保,但焦头烂额自然是免不了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