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身后的这支八旗强军,如今和对面的明军一比,他总觉得差了什么。可到底是什么,戎马一生,打过无数仗的噶达浑却说不出来,只是和济度一样,眼神复杂地看着对面那支在决战前的最后时刻,才终于露出了可怕獠牙的对手。
且说,噶达浑历任巴牙喇甲喇章京,本旗蒙古固山额真,满洲固山额真,兵部尚书,战场经验和所立的战功远在贝子务达海之上,更不是巴尔楚浑之流可比的。
入关后,他先后跟随阿济格,豪格追击李自成,进剿汉中,平定山西,在邠州战贺珍,三战三捷,在代州战姜镶,七战七捷,之后又在贺兰山战胜了鄂尔多斯部,如今跟随济度南征,讨伐郑成功。
换言之,如果说济度和巴尔楚浑完全就是关系户,务达海是半个关系户,三人都是来刷履历,镀金的话,那顺治派噶达浑南征,则是要靠他和喀喀木一起辅佐济度,协助陈泰的意思了。
而济度南征以来,噶达浑确实也十分懂事,前者调兵遣将,往往都会稍微问一下他的意见。而噶达浑抓住机会,凭着那张巧嘴和每次决策时的站队,很快就基本上不离济度左右了。
至于喀喀木,则是和陈泰混到了一起,这使得清军明面上是以“定远大将军”济度为核心,但背地里,很显然形成了两个中心。
或许噶达浑以往的战绩过于辉煌,他虽然战场经验丰富,知道郑军有一定的实力,但也并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特别是,陈泰此前一直以为郑成功麾下的精锐强兵不足两万,严重低估了郑军的实力。
但如今,近三万郑军便直接列阵在他的眼前,而且看样子几乎全都是精锐,这个冲击也是极大的。只是两军都已经摆开了阵型,这个时候再想撤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济度从北面的明军大阵中收回目光,看向了噶达浑,他虽然根本就不在身经百战的范畴之内,但也看得出来郑军的气势之强盛前所未有,这让他心中十分不安。
“噶达浑,你打过的仗多,你来和本将军说说,郑成功这军容军阵,还有大军士气是怎么回事?”
噶达浑微微拱手,脸上带着一丝坚毅,轻声说道:“郑成功的这军阵气势之强,军容之盛,确实是大大超出了预料,奴才看完之后,也是一番心惊。”
“陈泰一直都被郑成功给骗了,之前只以为郑成功有火炮水师之利,这原本就是南兵的强项,平原野战也用不上,倒不算什么。可如今来看,这支明军不单单是骑兵凶狠,步军亦十分强悍,若非强军,绝对没有这种气势。所幸他们的骑兵不多,仅靠步军,在平野之上终归是难堪大战的。”
济度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扭头看向了西面。如果郑军只有两万精锐,其他的兵马都是普通明军,那济度多留一万兵马遮蔽西面四明山余脉突出的那两个郑军阵地,掩护侧翼便是合理的,可现在他很明显需要在中路留下更多力量,以防万一。
“咱们现在看到的是郑成功近三万强兵排成了长阵,气势如虹。可看不到的地方,特别是西面那两个阵地上,那家伙偷偷藏了多少兵马,山岭之后又藏了多少,就必须要更加小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