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大营中,叫喊声,号角声,甲叶摩擦振动的声音,以及马蹄声和脚步声都混杂在了一起,响个不停,四处燃起的火头照亮了大半个营寨。但呼呼的北风中,源源不断产生的浓烟又使得到处都是一片朦胧混乱,有些地方甚至方向都难以辨别。
曹宏锡和彭信古跟着前面的后冲营战兵冲进了清军营寨之后,带着手下的士兵不断攻击遇到的清军散兵,同时还一路放火,点燃沿途看到的左手一侧所有帐篷。
这个时候,尚可喜原本部署在外围的兵马大部分都已经被调到了骑兵突袭的地方,大营东侧的这个角落防守兵力十分薄弱,后冲营袭杀了土墙和木栅栏后的百余名清军之后,便没有再遇到什么有组织的阻击了。
曹宏锡不停吹着竹哨,一方面是催促麾下的士兵跟紧猛冲,另一方面则是联络和策应间隔不远的友军,以免在精神高度紧绷的混乱中出现意外,彼此误伤。
他们的眼前此时都是一片朦胧,基本上看不清十步之外的地方,而且熊熊大火产生的呛鼻浓烟和滚滚热浪要比大雾可怕得多,士兵们的战斗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曹宏锡自己领着一个旗队的兵马,队伍中的所有人都换上了适合近战的刀枪,不少还举着盾牌,这个旗队是由他麾下原本的那个卫戍军第二局打散之后临时编成的,比战兵营的满编旗队还要多二十人,和彭信古所领的那队兵马一左一右,不断朝着清军大营深处攻去。
这个时候,无论是浓烟,还是密密麻麻的帐篷,都使得郑军平常苦练的阵型暂时失去了作用,特别是卫戍军平时练的还是适合速成的大方阵,在这样的混乱中,更是难以发挥。
但好在,此时速度和冲击力决定了一切,这对于曹宏锡手下的这些勇猛山民来说,反而更有利。毕竟,以往他们在山中,可没少遇到大雾天气,对待猎物的时候,也不讲究什么阵型。
不过,深入敌营那么久,帐篷烧了不少,可敌人却只遇到了十几个,而且都是三三两两救火的清军绿营兵,一触即溃,这让曹宏锡心中有些着急。
要知道,他举着旗枪走在突袭队伍的前面,至少已经突进了两百步,可到现在为止,还没杀一个鞑子。
浓烟中不断传出火枪射击的爆响声,还有箭矢飞窜的嗖嗖声,陈鹏麾下的战兵营两个千总部都有虎卫镇的底子,采用的灵活的鸳鸯阵,还是装备不少火枪,不过也都是一次击发,然后就立刻换上适合近战的厚背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