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军主力南北两路大军虽然撤得比原本计划中的时间要早了小半个月,但因为事先早有准备,除了几门已经使用过度,即将报废的红夷大炮之外,剩余的辎重几乎全部都带上了。
当然,经过夜袭的破坏和这近一个月时间来的偷偷转运之后,其实清军大营之中也没多少辎重了,这些都只是尚可喜和朱喇玛维持大军士气的手段罢了。
两人一南一北,亲自压阵,防范着郑成功所领的主力大军尾随追击,从南海卫撤离的路上几乎没有发生兵杖铠甲,辎重遗弃的事情。他们都希望能够靠着精心的策划,走完这一段危险的归途,特别是过了乌石镇之后,尚可喜所领的南路大军要走的沿江那段平野。
这段路程虽然只有五六十里,但却是最危险的。它不像南海卫西侧的东江三角洲,并没有纵横交错的河流阻碍骑兵的运动,也不像北路,虽说没有崇山峻岭,但至少也有一些起伏的丘陵山坡掩护,一马平川的沿江平原使得尚可喜大军随时可能被郑军从各个方向突袭。
按理说,这种时候沿江而行,防范北面和东面是最稳妥的,但因为郑军水师的存在,那些大小舟船,甚至是几艘“巨舰”上加起来的数百门火炮,使得尚可喜根本不敢让军队靠近河边。
他辛苦策划了那么久,前前后后部署了那么多,就是为了稳住大军的军心,但如果正在行进的大军队列被郑军水师用火炮轰击,那就是神仙下凡,也维持不住这支人心惶惶的撤兵。
不过,再怎么精心的策划,巧妙的布局,一旦开始撤退,军心涣散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郑成功直接领着主力大军死咬不放,过了鹿步镇之后,便追上了清军。
郑成功并不担心北面的耿继茂和朱喇玛,他虽然不愿意和清军摆开阵势,堂而皇之地对决,但并非没有打硬仗的准备。面对这两个击败了李定国的强将,他并不敢掉以轻心,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狠狠打一场的准备。
明郑大军在鹿步镇西面五里左右咬住了尚可喜大军的尾巴,郑成功以虎卫营整编出来的一个千总部为前锋,一开始就打出了强军的气势,逼得尚可喜不得不亲自领着亲卫上阵。
不过,这些明郑最精锐的老兵根本不畏惧尚可喜数倍的兵力优势,双方交战了几个回合,一直到朱喇玛留下的八旗马甲也加入了战场,才将他们逼退。
郑成功的目标并不在尚可喜,首轮对决不仅仅是武卫营没有派出,便是骁骑营的那两个千总部,他也同样留着,这里的地形还不是最合适使用骑阵的,而且南路清军的精锐太多,赫文兴就剩下这点底子了,郑成功也不舍得直接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