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最心痛,还是夜袭那晚无数的辎重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还有撤退过程中,那些跑丢的战马。他们这一次为了减少甲兵伤亡,在广州城周围强征了数万百姓,原本就饱经战乱,人口离散严重的广州府此时基本上已经百里无人烟,这将会给尚可喜后续的军事行动造成巨大的困难。
而明郑这边,清军在围城的后期,眼见攻势不利,便直接把南海卫和增城周围的粮田和水利设施全都破坏了,东江下游是惠州府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这将会对粤东地区的夏粮收获,甚至是地方的稳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毕竟,郑成功不仅需要妥善安置当地受战乱影响的百姓,还要处理好从清军手中救下的那两万多无辜百姓,他必须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否则人口也会是一种负担。
明郑在这一战中损失的兵马不多,从南海卫到禺珠洲,数十里的追击战中死伤不超过千人,后军的损失主要集中在夜袭一战,但是这样的损失在战略上是十分值得的,而且也没有给后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当初,参谋总部为了确保粤东不会因为一城一池的意外沦陷而全线崩溃,将周全斌的后军和抽调来的卫戍军,农兵分散在了南海卫,增城和惠州府城三地,以实现节节阻击。
只不过,清军的攻坚实力和决心远没有郑成功预想中的那么强,增城至少还被包围了,惠州府城则是至始至终都没有受到清军的兵锋威胁。
而且,经过此战的磨砺,数千卫戍军和农兵都拥有了实战经验,特别是参与了夜袭的那些卫戍军,他们只要稍加训练,更换装备,便能补充进战兵营之中。
明郑当前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新兵训练体系,士兵流水线可以迅速为郑成功的大军训练出合格的士兵,他只是需要一个安定的内外部环境,让老兵和新兵有融合的时间,两者的结合是当下迅速扩张军队的最有效方式。
同时,这也是为了确保钱粮用度不会超过预算,明郑虽然使用了一定的金融手段进行财政扩张,但资源依旧紧张,特别是军饷券没有预想中的受欢迎,还因为防伪手段的落后,出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明郑官员们金融创新的信心。
不过,随着“福州大战”的政治影响越来越大,“救国债”的热销,郑泰一系贪腐官员的落马,以及南洋的贸易进一步拓展,粮食和各种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北运,郑成功相信,历时两个多月的“惠州大战”取胜之后,他将会在商业和政治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