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中率先出列,拱手抱拳,扬声以对的是后军提督周全斌,他如今正是“浙东行辕”主将的最热门候选人,南海卫夜袭一战的巨大成果几乎让这件事情板上钉钉。
“江南乃是清廷的财赋重地,从军情司这几年传回的情报来看,西南练兵的巨大耗费,几乎都是由江南各州府的欠税补上的,若是江南不保,西南也就不战自溃了,孰轻孰重,清廷必然分得清楚。若是末将的猜想不错,那清廷必然也是和当初在西南的布局一样,打算以守代战,等待时机。”
周全斌这就是从战略高度上去分析清廷可能的部署,然后从这里反推出清廷从西南调兵到江南的可能性。而这个分析是和多方情报相吻合的,也是清廷当下最好的选择。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探出清廷从哪里调兵,是陕西,山西,山东,北直隶等地,还是湖广,否则咱们无法做出准确的推演,更无法制定出最有力的作战计划,湖广的清军早前传出了不少逃兵的消息,如果是北地的那些绿营军调到江南,一开始的表现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刘国轩虽然也参与了惠州一战,但他此前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筹备“浙东行辕”,便是作为南征的执行参谋,其实也是在为本职工作做准备,当前“浙东行辕”的不少干将,都是在南征的时候被他看中,战事结束之后,就顺势抽调出来的。
“咱们虽然占着水师之利,可以纵横海上,可十几万人马,十几万民夫,要强行登陆江南,并迅速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合适的时机,否则绝无可能。清廷只要发现咱们不打算西征,必然会严防死守,江南如今是鞑子的命根,就怕北京的八旗都要调一部分出来。”
刘国轩说罢,其他几个参谋和将领也纷纷发言,混乱的情报使得许多猜想之间相互冲突,但关于清廷的保守战略,以及西南的孙李难以突破洪承畴的西南防线,倒是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西南那边,孙李之间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郑成功听了周全斌和刘国轩的分析之后,随即扭头看向了冯澄世问道。“东西之间相距千里,而且还有本藩的威胁,清廷一旦调兵,洪承畴,吴三桂和尚可喜等人在西南的行动必然大受影响。或许,西南还能因此撑得久一些。”
“孙李和圣上那边,西南暂时没有可靠的消息传回,李定国西撤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咱们的探子已经趁乱潜伏进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新的军情传出来。”冯澄世回答道。
“必须要快,特别是孙可望在湘西的兵马调度,一有消息,立刻传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