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69 字 2023-09-20

但半年之后,郑成功的第二次北伐就是精心准备了多时候,他从永历十二年三月开始,就下令各镇舟师回思明州(厦门)整训,在思明州的港口周边修筑演武亭,并从各镇中精选良将锐卒,开始整编大军,训练营伍,除了东南沿海之外,还加紧从暹罗等地筹集粮饷,准备大举进攻江南。

当时,因为孙可望降清,而且云贵的抗清主力大西军内讧之后,力量削弱,清廷一改前面几年的保守态势,开始三路进攻西南,十几万精锐士卒云集两广,湘西,陕西等地,江南一片空虚,很难顶得住郑军的大举进攻。

郑成功还和继承了张名振势力的张煌言联合了起来,并让其多次进入长江试探清军的部署,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两个多月后的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留下了洪旭,郑泰,黄延等心腹镇守厦门,亲率甘辉等部北征,大举攻入浙江沿海,准备以此为中转站,进入长江,并计划在六月克镇江等地,七月进逼南京。

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台风多发的季节,明郑在松江和舟山之间的羊山海上遇到飓风,在陌生的海域遭遇突如其来的台风,纵使是当时华夏最为强大的明郑船队,也直接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仅溺水而亡的将士就有八千余人,其中甚至还有郑成功的妃嫔和三个儿子。

这次猛烈的台风可以说直接中断了郑成功北上进攻南京的步伐,使得清军又获得了喘息之机,西南也正是在这一年,被清军攻占。

原本留个明郑的时间就不多了,虽然只是耽搁了一年,但其影响是巨大的,第二年郑成功北伐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甚至昏招迭出,都与此有关。

毕竟,原本明郑还有犯错误的机会,还能承受小败。但失去了这一年,损失了这数千兵马,数百舟船之后,特别是天灾对于明郑大军上下士气的打击,使得郑成功的第三次北伐甚至不敢冒任何损失兵马的风险。

不然,以郑成功的城府,难道真的会被管效忠,郎廷佐两人的所谓计策骗到?究其根本,是明郑大军攻城能力原本就弱,而南京城固若金汤,几乎不可能被轻易攻破,郑军原本就只有三四万兵马,若是拼光了,那也守不住江南。

说到底,郑成功那时候已经是左右为难,进退不得,前期就算取得了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和镇江战役的三次大胜,全歼了清军浙江,南直隶两省水师,近万陆师,也不能再承受一败,就如同以往的东山大战,揭阳之战,舟山之战一样。

至于大小舰船三千余艘,八十三营十七万水陆大军,铁人八千,其实真正的核心战力,就是最后的铁人八千和十几个军镇,而实际的铁人军,还没有八千那么多。由此可见明郑之艰,抗清之艰,也足见国姓爷虽然屡战屡败,但却屡败屡战,抓住一切机会的顽强意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