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宁波城外,郑军正在用战船上的火炮轰击城池,几艘巨舰一边在江中游走,一边朝着对面的城墙齐射火炮,对宁波府城北面和东面城墙上的清军形成了极大的威慑,也让李率泰不敢轻易调兵。
与此同时,三千多明郑战兵已经在宁波府城东面和南面分批下船,郑成功来得太快,李率泰派出的兵马还来不及完全破坏灵桥门外的浮桥,就被郑军水师炮击轰退,仓皇之间,直接退回了城中。
郑军则是早有准备,后续的大军抵达之后,利用辎重船上的材料,很快就修复了这座受损不大的浮桥,这使得郑成功在城外调兵不需要再频繁借助船只,变得十分便利。
宁波府城在唐朝庆元年建立子城后,又在唐乾宁年间,由明州刺史黄晟主持发起,修筑了宁波罗城,也由此大致确定了后世宁波州府城池的范围,奠定了宁波城的空间形态。其城墙大致呈梨形分布,东西南北均开有城门,其中北面和东面临大河。
宁波府城自修筑以来,千年间名称数度更易,城池也多次增补修葺,在宋朝时期,其一度有足足十个城门,不过在元代,城池也一度毁而复建。
此时,宁波府城便有六座城门,而郑军重兵部署,兵锋直指的,则是东渡门和灵桥门,特别是那座可以迅速调兵的浮桥,就在灵桥门以南,而郑军真正的目标,宁波府城南面的长春门,距离灵桥门并不远,郑军可以随时调转枪头,调兵往西进攻。
炮击仍在继续,河道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郑成功早已经习惯这种战场的熟悉气味,他看向南面的浮桥,一队队战兵正在渡河,密集的脚步声和甲叶的震动摩擦声宛如仙乐,无数闪着寒光的枪头正在晃动。
战船的舵楼之中,郑成功,周全斌,冯澄世,还有一众将领正在看着军情司重新绘制过的宁波府城地图,上面清楚绘制着每个城门的位置,以及城中主要建筑和街道的大小,高度和距离,这对于大军制定攻城行动而言,异常重要。
如今,这已经成为了明郑大军发动大规模行动的前提,引进入了各类标识和严格界定了距离和方位,甚至在某些关键的地方,还专门绘制了等高线的地图,是参谋总部制定作战方案的重要工具。
军情司在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至少半年前,都会完成相关的地图测绘工作。不过,因为技术人才和工具不足,在清廷占领区的相关测绘,往往十分局限。宁波府的众多城池中,也只有定海县城和宁波府城周边,完成了测绘,浙江省的其他地方,则只有杭州府城和绍兴府城的地图重新绘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