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江南人心(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75 字 2023-09-20

原本救援宁波府的行动是非常紧急的,甚至可以说是“分秒必争”,因为最佳的救援时间一过,那所有的行动,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而这样紧急的行动一旦停下,便几乎没有再次启动的可能了。只需要几日,明郑大军便能站稳脚跟,从进攻的一方,变成防御的一方,进而占据战场主动权。

不仅仅是宁波府城,便是台州府城,赵国祚领兵翻过了括苍山之前,周鹤芝便已经设计攻下了仙居,等到马信领着大军南下的时候,整个台州府的局势,也很快稳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黄廷也开始了在福宁州的行动,赵国祚原本就是想着趁虚而入,看看能不能占一个大便宜,立一个奇功。但如今局势有变,他也只能放弃,带兵折返。

而浙东两府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长江水师”三镇的袭扰攻势也随即停止,张名振也终于抽出了空挡,到浙东面见郑成功,确定往后浙东和崇明,太湖等地的战事配合。

随着“北伐南京”提上日程,“长江水师”的地位毋庸置疑将会变得无比重要,张名振必须为自己和手下的人,争取到足够的资源,便是陈六御,临行前也暗戳戳和他说了很多明郑体系内部的关系,以及和谁交好能够把事情更快办好。

当然,张名振在“征虏大将军府”中,也不是没人的。当前主政浙东的张煌言,便是他的老部下,在“浙东行辕”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的张泰兴,则是他的外甥。

因此,从崇明出发之前,他便提前联络了张煌言,而郑成功也似乎有意表示什么,下令让张煌言亲自出城去接张名振,给了两人充足的时间。

“李率泰被俘,台州和宁波二府被收复之后,江南当前人心浮动,许多原本观望的绿营军将领,现在都通过张天禄,给本官送来了银子。”张名振抬头看了一眼高大坚固的灵桥门,随即又道:

“但是他们都有些担心国姓爷接下来会不会忘乎所以,做出些不轨的事情来。这天下的人心,还是向着大明的。”

张煌言听了,也随即点头道:“大明三百余载,乃是汉家正统,太祖更是有驱除蒙鞑,恢复中华之功,得国之正,自古未有,天下人心自然是思我大明的。不过,国姓爷并没有任何不轨之举,甚至前两日还在考虑要不要恢复宁波府旧称。”

其实,张煌言很清楚,很多乡绅大族其实也并非是真的“思明”,只是要通过这个,来观察国姓爷是否能顾全大局,克服私欲。否则,国姓爷丢了政治正确,胜算便要大大降低了。而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必然也有无数人在考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