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岳乐居然学着咱们的样子,在江南整训绿营军,简直可笑。他是打算用半年时间,练成数万所向披靡的强军吗?”郑成功冷笑着摇了摇头,似乎不仅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反而觉得这是个笑话:
“真以为抓了几个俘虏,缴获了几门四磅炮,就能照着葫芦画瓢了?他有那么多银子吗?就算有那么多银子,他有那么多合规格的火器工坊供应大军所需的火枪火炮吗?”
郑成功对此并不担心,岳乐此举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清军的战斗力,但这不足以战胜他千锤百炼之后锻成的强军。明郑体系的背后,最根本的是高效的民政和工商体系,其中承载着的先进生产力和进步思想,才是一切的根本。
这不是增配多少火枪火炮的问题,也不是军饷提升的问题,而是一整套军事思想和军队体系,明郑已经用五年时间,通过制度的形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岳乐在没有指导思想的情况下想要复制,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福州一战后,鞑子算是被咱们打怕了,而浙东一战后,江南又完全暴露在了我大军的兵锋之下。现在岳乐这般操之过急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黄山拱手抱拳,微微笑道。
他现在虽然已经不管参谋总部的具体事务,但还挂着参谋总长的名,而刘国轩名义上则是他的副手。作为老参谋总长,大部分重要的会议,黄山还会参加,并继续给出自己的意见。
毕竟,刘国轩的资历还不完全够,明郑军中,甚至是参谋总部里面,比他来得更早,并立有不小功勋的人,都不算少。若是某些事情分歧很大,或者是影响到的利益很多,那便需要黄山这个元老出面了。
“但依我看,岳乐此番也不过是瞎折腾罢了,最后银子是花了,但是练出来的兵,还是那个熊样。”冯澄世也是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藩主天纵奇才,苦心孤诣多年才摸索出来的强兵之道,可不是几个降兵说得清楚的,岳乐或许最后也就是给那些绿营军加几门炮,几杆枪而已。”
“工坊的建设,武器的制造,还有物资的筹备,都需要时间,等到咱们把硫磺,铁料,还有银子都收回来,岳乐没有足够的物资,进展会更慢。”郑成功顿了顿,紧接着又道:
“但本藩最关心的,其实是岳乐最新的防守策略,松江,苏州,甚至是镇江等地都没有和宁波一样,大张旗鼓建设水营,滚江龙,河边也没有炮阵,岳乐究竟要干什么,一定要尽快查清楚。”
“是,藩主,下官一定继续加派人手,继续探查。”冯澄世当即拱手抱拳应道,现在清军“防间”的力度越来越大,军情司在江南各地的活动都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再加上南方将领们纷纷被排挤出决策中心,清军的军情也越来越难探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