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封口费(2 / 2)

古玩行当里鲜有这样的,看来苏付彼为这次的拍卖会算是下了血本。

“走,带你看几样好东西!”

能值得让国博出手的,至少也是“珍品”级别,说不定还是孤品,李定安顿时就来了兴趣。

一行三人往展末最里面走,走近一些李定安才发现:他之前看的只是展柜,而这一排,却是保险柜。

都不大,每座也就一米方圆,估计底下还接了报警系统。正面是玻璃,里面还打着射灯,所以看的很清楚。

“看到没有?”何安邦指着其中一座,“大清孝和恭慈太后金宝!”

李定安想了半天,才记起孝和恭慈太后是谁:嘉庆的贵妃,道光的继母。

再往里看:保险柜里放着一樽高有七八公分,方有十厘米左右的金印。

钮是一只昂首的金螭,印面朝下,不知道刻的是什么。

再看价格:300万。

李定安惊了一下:“这么便宜?”

虽说后印不如帝印尊贵,但如果论价值,一点都不低低。

盖因上过拍卖会的帝印很多,特别是清朝帝印,林林总总十几樽,但后印却只有一樽:慈禧太后的青玉玺。

那时还是十年前,成交价近五百万,现在如果拿出来再拍,至少得加个零。

这是第二樽,即便恭慈没有慈禧那么出名,但少了四五千万,想都别想。

“起拍价而已!”何安邦不以为然,“当年拍卖慈禧的青玉玺,起拍价也才是二十万,最后不照样翻了二十多倍?”

“这倒是!”

“再看这一件!”何安邦又往前走,指着另一座柜子。

是一副画,看尺寸,应该是一副四尺整纸(68*136)的竖轴。因为保险柜内部有限,所以只展开了很少的一部分。

李定瞅了瞅,认出这一副应该是百鸟朝凤图。再仔细看,发现其中一枚印鉴是“八徵耄念之宝”。

好家伙,乾隆御笔?

十几年前,一副乾隆的《嵩阳汉柏图》闹的沸沸扬扬,至今也没有被人遗忘,除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专家设套骗画”之外,则是最终的成交价格:八千七百多万!

现在能拍多少?

他不敢确定具体数额,但上亿是最少的。

“还有!”何安邦走向第三座保险柜,“看看,这是什么?”

李定安眼皮一跳:青花海水九龙纹大缸?

拍了2.3亿的鬼谷子大罐在他面前只是弟弟。十一年前,在澳门中信的春拍上,就这么一只,拍了九亿。

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才是多少?

说实话,就凭能看到这东西的实貌,这次的拍卖会就没白来。

纯猝是下意识的,他把手搭上了保险柜,“攸”一下,信息了然于胸。

然后……就不是眼皮跳,而是心都跳了。

估价:8000元……

假的?喜欢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请大家收藏:()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