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windows2.0(2 / 2)

而到了1995年,推出WINDOWS95时,微软就真正的一统了江湖了。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与人的联结界面,其实一直以来,是与CPU进行匹配的,是在随着CPU的进化而演变。

在8位机时代,最流行的操作系统是CP/M,到了16位机时代,DOS系统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进入32位时代之后,则变成了WINDOWS的天下。

英豪的WINDOWS是在陈兵的作弊指导研发出来的,直接抄袭的就是前世90年代才出现的3.0版本。

虽然仍然是16位的CPU,但功能上已经比之前的8086有了极大的飞跃,已经足以勉强支持WINDOWS发挥出优势。

至于DOS系统,则被陈兵内置在了WINDOWS系统之下,可以很方便的从WINDOWS切换到DOS环境。

WINDOWS的功能已经足够强,但作为操作系统,必须有庞大的软件生态相匹配。此时WINDOWS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必须与DOS系统并行一段时间,才能向上兼容已经有的各种功能软件。

有了286电脑,陈兵就可以大力的对WINDOWS系统进行商业推广了。

不过,陈兵不会走微软曾经依靠WINDOWS赚取大量垄断利润的老路。英豪的WINDOWS,仍然会象之前的QDOS一样,向全球的计算机硬件厂商卖出软件许可。

当然,这种软件许可,不会再向QDOS那样的廉价,会按照厂商的装机量,每套收取合理的费用。

历史上,1990年,微软公司的WINDOWS3.0版本的市场定价,是149.95美元,而这个定价带来的暴利,也将微软送上了全球第一软件公司的宝座。

英豪不是微软,不是灯塔公司,要是敢于凭借近乎垄断的市场占有率,如此攫取差额利润,一定会受到各种调查和打击。

想要让英豪能够安稳的占领操作系统市场,就必须大幅的让利,当然让利的主要对象,绝对不是那些普通的消费者,而是那些硬件厂商。

在零售市场上,陈兵并不准备把WINDOWS的价格打到骨折,只把零售价格大幅下调到99.95美元。

但对于那些硬件厂商,每台装机软件的收费,就会大幅的让利,起步价会降低到30美元以下,未来随着装机量的继续爆发式成长,这个价格还会进一步的下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