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广泛的软件许可(2 / 2)

但作为微机时代的开创者,苹果公司的影响力依然不小,老乔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以嬉皮士的叛逆形象,也很是吸引了一批拥趸,过两年还会获得灯塔总统颁发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老乔别看性格骄横跋扈,但内里其实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只看他回归苹果之后,首先就是与微软进行和解就知道了。

老乔对于英豪的各种批评,不过是为了彰显苹果的行业领导地位,也是为了吸引媒体的关注罢了,说穿了不过是为了“凹造型、立人设”。

英豪不是灯塔公司,与苹果之间的竞争关系,其实也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在媒体的怂恿之下,将两家公司之间的一点竞争摩擦,激化成个人的恩怨,是非常不明智的,甚至可能会伤害英豪在灯塔的市场形象。

陈兵的回答,表面上似乎是在回避与苹果公司、与老乔的口水仗,但其实是在引导媒体的报道方向,在陈兵的回答中,最重要的其实是让这些媒体自己去做产品测评比较,这个才是对英豪最有利的媒体报道方向。

八十年代,媒体远没有后世发达,甚至专业的IT媒体还很少,更不要提专业的媒体测评。

但在后世,尤其是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各种产品测评已经成为了产品宣传的重要手段,非常的发达,甚至有不少媒体,专门依靠“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来维持生存。

英豪公司这次推出的产品,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保持着明显的技术领先,将媒体的报道重点,吸引在产品品质方面,才是正路。

至于那种口水仗,看似能够在短期内引起话题,博得关注,但其实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尤其是在灯塔,这个别人的主场,很容易被偷换概念,带偏方向。

“产品测评”这个概念,对媒体是注定有先天的吸引力的。因为这个“产品测评”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突出测评机构的权威性,使得测评级机构甚至于,能够凌驾于被测评的产品品牌之上。

这与媒体一向自诩无冕之王的定位,其实有着非常高的天然契合性。

在陈兵的有意诱导之下,之后几天,这些媒体果然开始四处邀请专家,对市面上的计算机产品,进行了多侧面的测评分析比较。

虽然这种产品测评,并不能保证真正的公平公正,但最起码要有表面上的公平公正,英豪这种在技术上有明显领先优势的企业,在这种测评活动中,一定是受益的一方。

英豪受益了,他的竞争对手可就不太好过了,尤其是IBM与苹果两家行业领导者,被英豪这个外来者,在技术上压了一头,更是召到了不少“怒其不争”式的批评。

IBM还好些,毕竟IBM的PC机现在市场风头正盛,而且与英豪的286电脑,并不在同样的价格区间,还可以进行一些开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