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WINDOWS未来的新技术路线(2 / 2)

按照这个时间表,等到微软的这个操作系统出来,恐怕英豪已经抢占了IBM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了。这种结果,唐·埃斯特利奇和IBM的经营层,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这几天,外界在炒作英豪与苹果的技术领先性。但在IBM内部,却也同样已经吵的乌烟瘴气、焦头烂额。

PC这个产品,能够产生在IBM,本身就是阴差阳错的结果,是唐·埃斯特利奇这种受排挤的人,抛弃了IBM的传统,而搞出来的新花样。

只不过PC上市之后,市场表现太突出,给IBM带来了大量的营收和利润,使得那些内部反对者措手不及,一时无法反击。

即使如此,之前就已经有人,对微软的供应商地位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要由IBM自己的软件团队,来替代微软的供应商地位。

老盖在微软的内部还是有人脉的,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终于压下了这种反对的声音,也保住了软件供应商的地位,但这一次,操作系统一下成为了IBM明显的技术短板,要求替换微软的声音又再次响起。

不过,这种反对的呼声,也注定只是发泄性质,即使由IBM自己的软件团队,来研发新的操作系统,需要的周期也不会比微软短,仍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争来吵去,最后的结论,办法仍然只有一个,就是想英豪去寻求WINDOWS的软件许可,但这在IBM的内部仍然是有着巨大的反对声音。

英豪可不是微软。微软只是一个小型的软件研发公司,IBM向微软采购操作系统,只是收了一个小弟而已。

但英豪可是IBM的竞争对手,向英豪去寻求软件许可,本身就是在对竞争对手低头,相当于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样,各种“清流”自然要跳出来抨击一番。

“清流”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一个个拂袖而去,最后要去与英豪签订屈辱条约的责任,又落回了唐·埃斯特利奇领导的PC部门身上。

签订屈辱条约的人,注定要被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IBM的“人精”们,没有人愿意来趟这趟浑水,最后与英豪进行洽谈的重任,就落在了PC部门的一个副经理头上。

陈兵对与IBM内部的狗屁倒灶完全没有兴趣,对于装逼打脸羞辱一下IBM这个巨人,也同样没有兴趣。

英豪现在取得的也只是暂时性的领先,PC不过是整个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分支市场,而且是一个会逐渐沦落为制造业的低端分支市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