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手机移动通讯时代来了(2 / 2)

移动通讯技术的先进性,是无须过多讨论,几乎是这一技术一出现,就引起了全球的注意,即使还没有第一个商业运营的案例,但其实很多国家早就已经跟随灯塔在建设这个通讯网络了。

其中,最积极的是霓虹,1979年就开始跟随搭建蜂窝电话系统。欧洲也不慢,1980年,北欧四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就研制成功了NMT-450网络。

进入2G功能机时代,诺基亚、爱立信能够称霸一时,正是因为这个时期北欧国家,对投入移动电话技术的研发,最为积极,也率先进行了卡位。

不过,灯塔毕竟是最早研发手机移动通讯的技术的国家,第一个能够完成通讯网络商业化布局的,自然也必须是灯塔才行。

就是在这次展会之前,全球的第一个商业化移动通讯网络,已经在芝加哥建成,而等待了十年的摩托罗拉手机,也终于获得了灯塔政府的商业运营批准,开始被摆上了柜台。

这部移动电话,要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绝对是一个老古董,不仅拥有25厘米的超大机身,还有两斤多的重量,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充电10小时,只能通话20分钟,而售价却高达3995美元。

但80年代初,本就是各种电子产品的远古时代,这部手机一经公开展示,立即就成了街上最靓的仔。

这个世界上,对手机移动通讯的发展前景,最清楚的人自然是非陈兵莫属。陈兵其实一直在等着这部手机的公开出现。

英豪一直在推进摩托罗拉芯片的应用,与摩托罗拉公司的关系一直极为密切,早在去年英豪公司筹备成立自己的通讯实验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与摩托罗拉公司进行谈判,要把这套移动通讯技术,引入到香江和其他亚洲地区。

去年,英豪就已经从摩托罗拉拿到了BP机等通讯技术的授权,与摩托罗拉就手机移动通讯技术也达成了一系列的框架协议,但由于灯塔还没有真正的实现商业化,而英豪在香江申请各种通讯牌照也受到了港府的阻碍,相关的合作才没有真正的展开。

今年,陈兵来灯塔,与摩托罗拉商谈如何加速这套技术在亚洲的推广,也是陈兵最重要的行程和任务之一。

通讯产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产业,不仅每个国家内部对通讯产业都会有比较严格的管制,而且每一次通讯技术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背后,都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背景和故事。

1G时代,是个只有国家标准,没有国际通用标准的时代,在1G的统一称呼之下,其实有很多不同标准的系统,互相之间并不兼容,也很难实现国际漫游。

这个时候的通讯标准,主要有:美国标准,AMPS,被70几个国家采用;北欧标准,NMT,被北欧、东欧采用;英国标准:TACS,被三十多个国家采用,中国历史上采用的就是这个标准;此外,霓虹、德国、法国、意大利,都有自己的一套电话系统标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