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87年才成立,起步时颇为艰难,90年代才开始真正走上正轨,而实现技术突破成为技术领导者,则是世纪之交的事情。
台积电与联电的风格差异非常的明显,大部分的核心人物都有在灯塔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甚至很多都是入了灯塔籍,纯粹在对岸成长起来的人才比例很低。
英豪现在走的同样是国际化道路,而且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后,在灯塔有七家工厂,有研发中心,要招揽灯塔的华人,比历史上设在对岸的台积电更加的方便。
在台积电提升技术研发水平的过程中,有六个贡献卓越的人物,被合称台积电的研发六骑士,是奠定台积电技术根基的核心人物。
这六个人中,有四个都在这份名单之上,而且在名单上也都排的比较靠前,分别是林本坚、蒋尚义、梁孟松、孙元成。
这张名单上的人,都是超过了30岁,都是有足够行业经验和知名度的半导体人,另外两个人名单上没有,应该是还年纪太轻,尚未展露头角。
陈兵笑的嘴都合不上了,“先生,这张名单,我就拿走了,接下来,我就去一一拜访他们。”
“擦擦你的口水,你也是英豪这艘巨舰的掌舵人了,不要把贪婪摆在脸上。”潘文渊受到陈兵情绪的感染,也开起了玩笑。
陈兵最先拜访的是胡正明教授。
胡正明最着名的成就,就是发明了FinFET,(全称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中文名叫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关于FinFET就不多做科普了,百度上相关的文章多的是。
普通的读者只要简单粗暴的知道,FinFET将原本晶体管二维结构,引向了立体的三维结构。
半导体制程进入到22n之后的,FinFET成为了被业界公认,继续推进制程进步的关键技术。
但其实胡正明的成就远不止这一个,他开发出FinFET已经是1999年的事情了,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入选了灯塔工程院院士。
胡正明是 1947年在内地出生,在对岸大学毕业后,到灯塔继续深造,1976年开始,就在伯克利大学开始执教。
陈兵第一个拜访胡正明,到不是挖角来的,陈兵这次过来,是想要邀请胡正明做英豪的顾问,不需要他到英豪工作,只需要不定期的来交流一下,给英豪一些技术指导即可。
此时还是1984年,胡正明刚刚37岁,正是进行学术研究最巅峰的年纪,胡正明在学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过早把他挖到业界,其实反而会耽误他的学术生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