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 / 2)

按照陈兵的推测,香江此时向灯塔提出部署辅根服务器,是多少有一些机会的。

从地理位置上讲,辅根服务器是要服务于整个亚洲地区的,霓虹过于偏北,从辐射整个亚洲的角度,它的地理位置,远不如香江。

香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因为历史的原因,香江的治权被腐国掌握。但随着腐国的全球殖民地体系,在灯塔的有意破坏下出现了解体,香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自由港。

灯塔对霓虹的控制力,肯定是大于香江的,但这个时候正是霓虹与灯塔电子产业竞争的高潮,灯塔正被霓虹在经济上打的节节败退,霓虹已经露出潜藏的反骨,这个节骨眼上,灯塔也未必会把霓虹当成唯一的选择。

英豪只是一个公司,在这个层面上,是没有任何与灯塔谈判的条件的,甚至不能由英豪自己出面去与灯塔进行相关的交流。

陈兵在这个时候,尝试推动把辅根服务器部署在香江,其实就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

现在还是1984年初,全球互联网的萌芽阶段,域名系统也刚刚被提出来,还没有正式的部署,陈兵猜测,灯塔对于这套系统的重要性,其实未必有很清楚的认知。

不过这些都只是建立在陈兵的猜测之上,决定权是掌握在灯塔手里的,陈兵能够对结果的影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能说,看到了机会,就努力尝试一下。

至于结果如何,陈兵根本就无法预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讨论会上,陈兵只是把霓虹列为了香江的国际竞争对手,用这个来对根服务器的事情做一个铺垫。

英豪公司在互联网技术上的成就,已经获得了这些学者们的认可,而英豪作为香江最大的科技公司,学者们对陈兵的判断,也是比较信任的。

陈兵把霓虹当成竞争对手的论调,很容易就获得了与会学者们的认同。甚至不少的学者,在陈兵发完言之后,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补充。

辅根服务器的事情,陈兵只能是尝试一下,搏个侥幸,远说不上什么志在必得,但陈兵既然做了,就要向最好的方向来尽最大的努力。

英豪这次由李世豪和陈兵作出的两个提议,与中大的马校长是早就沟通过的。并且陈兵还约了马校长在研讨会后一起吃饭,进一步的沟通细节。

而这个辅根服务器的事情,陈兵也是在饭局上才会私下提出来。

无论是建设香江城域网,还是接入国际互联网,都需要香江学界的全力支持,马校长是中大的校长,作为香江最出名的两个大学之一,马校长的话语权是极重的,自然是要优先做通马校长的工作。

饭局人不不多,只有五个人,除了英豪的三位当家人和马校长之外,还有一位就是中大计算机系的系主任杨教授,马校长不搞电子的,对于技术懂的不多,因此需要杨教授提供专业上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