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坛开了泥封,乌大将军笑吟吟为二者斟满,说道:“额这烂怂破庙,百姓倒是常来,正经和尚、道士一个来的都没有。说起来薛道长还是头一个。来来来,胜饮胜饮!”
盛意拳拳,薛钊不好推却,举杯遥敬:“那我借花献佛,祝灵佑王香火旺盛。”
“好,干了!滋溜——嘶~哈!”一杯酒下肚,乌大将军顿时神采奕奕,骂道:“贼他娘,额想这一口想咧半年咧!哇哈哈哈,果然是好酒!”
同样一杯酒下肚,薛钊只觉一股灵机入肺腑,转瞬便进入丹田。心中暗道,这八仙庵的古溪春只怕还要胜过那青城山的吓煞人香,也不知这等灵酒是如何酿制的。
一旁香奴喝得眉眼清亮,抄起筷子想要吃菜,却一时间不知如何下筷。桌案上摆着各式菜肴,隔着老远便能嗅到香火气息,却没一样是活人能吃的。
乌大将军便道:“小女娃稍等,额这里少有活人造访,下面军将去赛樊楼采买,等一哈额请你吃葫芦鸡,可好吃咧。来来来,再饮。”
三杯酒下肚,乌大将军总算过足了酒瘾,这才抚须问道:“薛道长,不知此番来寻额,可是有事?”
薛钊便笑道:“我听闻灵佑王有求必应,心中好奇的紧,便过来瞧瞧。”
乌大将军尴尬挠头:“若不是为了那仨瓜俩枣的香火,额也不用劳心费力。”抬手一指:“额手下百十号军将,个个都要香火,薛道长你说额有甚地办法?”
说话间有军将提着食盒飞奔而来,先摆开几道菜肴,又将一只葫芦鸡摆在香奴面前。
香奴嗅了嗅,顿时食指大动。那乌大将军此时却大倒苦水。
一城两城隍,自立下灵佑王庙起,二者便纷争不休。一个是阴司正统,一个是人皇册封,谁也不肯相让。
起先乌大将军吃了大亏,因着修为不够,手下兵将太少。熬了几十年,熬走了先前的对头城隍,等新城隍一上任,通晓兵法的乌大将军哪里还肯吃亏?
乌大将军带着百十号兵将,声东击西、分兵合击,直把那新任城隍打得连告阴状。后来华山上的道人实在看不过眼,下山约了两方叱责一番,干脆将长安一分为二。
西面归都城隍,东面归灵佑王,由此这纷争才平息下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纷争是平息了,可香火根本就不够用啊。乌大将军只得绞尽脑汁,后来号称智多星的方志出了一计——凡俗百姓供奉香火,求的是有求必应,不是看哪个庙名气大。咱们只要灵验,保准香火鼎盛。
那又该如何灵验?一帮子打老了仗的兵痞凑在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好主意没想出来,馊主意倒是没少出。
于是乎灵佑王庙香火鼎盛了十来年。到了如今,长安百姓醒悟过来,都知晓灵佑王灵验,却没人再敢轻易祈求,生怕偷鸡不成蚀把米。
乌大将军举杯一饮而尽,重重放下酒盏,叹息道:“额就说打仗得堂堂正正,歪门邪道走不通。这下可好,如今香火还比不上十年前,额们眼瞅着就要喝西北风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