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暄岂是喜操干戈的人,只因一统的契机已现,万民苦难将过,故才诚惶诚恐,不敢粗心大意,怕有负师门之托。”
“无论秦王对妃暄,对慈航静斋有再多的偏见,亦无法改变如此事实,相反秦王仅是踏足洛阳片刻,立把整个东都的平衡势力打破,只此一点,已教人不敢对秦王等而忽视之。”
好家伙,听到这里已没几人记得是秦王在质问慈航静斋了,经由师妃暄这巧舌如簧一转,就完成了转换,变成了慈航静斋质疑秦王。
大义加身,向秦王赵政发起反攻,“胡佛也好,佛道也罢,自古以来,用剑来治天下,当然是万万不可;但以剑来争天下,却似是古往今来的唯一方法。”
师妃暄背后的宝剑一滑,色空剑落入其手上,“而现在,人心、民心、军心,似乎都不在秦王这边呢。
这样吧,如若秦王应者云集,那为息兵戈,妃暄将代表白道认可的和氏璧双手奉上;
若然群豪群雄选择慈航静斋,那妃暄就陪同秦王一起回返海外,见识域外大秦风光如何?”
不等赵政答应与否,此时早已按捺不住的江湖汉子,纷纷七嘴八舌地宣示起自身的存在。
“大刀XX,支持师仙子!”
“长枪XXX,支持圣地仙子!”
“钢剑XX,原为师仙子赴汤蹈火……”
以上,只是江湖闲散,他们虽然实力微不足道,但却是气氛组,将场面气氛引燃。
接下来,就轮到作为合格引线的“高手”表态:
泽天文:“龙游帮、支持师仙子。”
任志:“南阳荆山派,支持师仙子。”
杨文干:“京兆联、支持师仙子。”
符敌:“渭水盟支持师仙子。”
杜兴:“北霸帮在此,支持师仙子。”
“乐安帮……”
“黄河帮……”
“支持师仙子……”
“……”
气氛都哄托到这里了,自然地,就连诸候势力代表“出场”了:
“窦建德……”
“高士达……”
“魏刀儿……”
“刘武周……”
“裴仁基……”
“李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