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台岛芯片的第一桶金(2 / 2)

李三彪很是感动,在芯片未来发展方向上,对这位暴躁老哥又暗暗指点了一番。

特别是,把英特尔386的芯片架构潜移默化告诉了他们,免得再走弯路。

他自己更愿意充当带路人的角色。

他完全可以利用系统,当场做出那款随身听芯片,

可这没有意义,他的目的,是逐步提高国内电子产业的技术水平,

通过不经意的引导,锻炼出一支能自主科研的队伍。

而不是像诸葛亮替阿斗包打天下,把自己活活累死。

有的行业,引进外国技术后进步神速,比如钢铁和轮船。

也有的始终拿不起个来,比如男足,比阿斗还不如,外援归化都救不了。

足球就是超级赛亚人来了也没能力拯救,

但电子咱拉一把,肯定能送上路!

这老哥虽然暴躁了一点,却不是那种敷衍摆烂的类型,人品也不错,值得培育。

然后,李三彪就扛着装有两千个芯片的麻袋,

跟扛着一袋大米似的,回到宿舍时已经累的虚脱许多了。

好在现在他即使背回十袋大米,也不会有人怀疑了。

李三彪原来手里有570块钱,而现在正好还剩500块钱整。

那可是50张大团结,不可能都带在身上。

现在银行储蓄所很少,也不方便,统统藏在了枕头里。

睡眼惺忪地到了办公室,

通宵鏖战测试那些芯片,即便是他也承受不了,

幸好办公室主任还没回来,自然不会给自己记迟到。

先关上房门,趴在桌上小睡了一会儿,

然后开始处理了一下厂办的公务。

赵姐又抱来一堆文件,叫李三彪抄录和批示。

李三彪一边抄,一边皱起了眉头。

正是自己最感兴趣的电子表!

“经济情报摘录,宝岛工研院在1980年,成立了联华电子公司…”

“联华电子与香江电子手表厂家签订协议,订购2000万枚芯片!当年实现盈利…”

联华电子?联发科的爹公司!

这出货量更叫李三彪吃惊!

有没有搞错,竟有特么2000万片!

他连忙翻阅其他资料,看到了一个惊人的信息。

“1979年,香港手表出口达7,339万只,其中七成为电子表…”

揉了揉眼睛,没有看错,香江出口量的确是7000多万只!

七成电子表的话,香江每年需要芯片,至少5000万片!

他清楚地知道,宝岛最先进的电子科技,也就是工研院下属的联华电子了。

联华电子只有一条3英寸的晶圆生产线,和昨天在878厂看到的一样。

它的产能并不大啊!

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原来,当878厂攻关飞机和军事等不同用途的复杂芯片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