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国产液晶屏(2 / 2)

“我给你交个实底吧,我们现都还有缺陷。生产技术不够成熟,没有大规模量产。”

李三彪问,今年不是开了庆功会,很多大领导都来参加,

国内的第一面争气屏,上了报纸的。

姜副厂长有些羞惭,也不说话。

这种事在国内也不少,很多研制成功的产品,却不能量产。

孙小红有些失望。

李三彪不会放弃,厚着脸皮,非要姜副厂长带他去看生产线。

他相信自己只要见到那条生产线,人工智能必定能找到症结所在。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车间。

他们研发的,是最简单的段式液晶屏。

这种屏的结构,就是两片玻璃中间夹着的液晶颗粒。

原理很简单,液晶颗粒是长条形的,平时是立着的,当来电的时候会被电场按倒,这时屏幕就显得透光了。

制造方法看似不难,是在两块玻璃表皮,镀上一层导电膜,这种玻璃叫导电玻璃。

然后导电玻璃表面,用光刻机刻出晶体管。

与芯片不同,这里的晶体管,并不构成能运算的电路图,只是当电流开关用,整齐就行,刻得平均就行。

把两片玻璃中间灌入液晶,再焊上针脚,就能通过晶体管开关,控制液晶颗粒的角度。

当然,段式液晶屏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这种屏,本来是漂亮国的电视巨头RCA公司发明的,

不知抽了什么疯,仅仅三百万美刀,

RCA就把技术转让给了夏普,还尽心尽力进行培训。

夏普英文名Sharp,就是尖锐的意思。

起这名字,是因为这间公司本来就是卖自动铅笔的,突出它永远不用削铅笔的特性。

从此这家半死不活的文具公司,一跃变成东洋顶级电子科技企业。

投产三个月,RCA公司自己的液晶工厂,就被夏普挤兑关门了。

漂亮国这种谜之操作,脑子没点水都想不出来。

夏普做梦都要笑醒了,随即把液晶屏用在了自家计算器身上,

在1980年时,就成了计算器巨头,一只只尖头尖脑的夏普计算器,现在只卖23美元。

又卷死了欧美全部计算器厂家。

而东洋的精工表,也得到了液晶技术,发明了第一只液晶电子表,也收割了一阵全世界,赚足了财富。

这些都是70年代初期中期的事情,如今东洋公司在电子业势头很大,风投盖过了漂亮。

香江那5000万只电子表,一大部分都是给东洋代工的,液晶屏也全都是东洋公司的。

所以李三彪想在电子表领域插一脚,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而国内这边,这几年774厂也一只在研究,

在拆解了几块电子屏,根据国外的技术资料,基本已经独立自主掌握了主流液晶技术。

液晶屏的的生产线并不复杂,导电玻璃是玻璃厂提供的,光刻设备是中科院自己研发的。

虽然液晶屏还有点瑕疵,但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