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打入四大商场(2 / 2)

李三彪当然希望更多的商场卖自己的表,不能被渠道限制死。

最后这些表由三家大商场平均分配,一共卖了13万元。

李三彪并不顾虑,厂子以后做电子表会给自己造成冲击。

恰恰相反,工程师们做出这些外壳后,他自己先给解析一遍,以后自己的机器人也可以照着生产。

现在市场几乎是无限的,最大的问题不是竞争者,而是没有掩护。

起码一两年之内,这个市场都不会有任何饱和的迹象。

厂子生产规模越大,自己浑水摸鱼的机会就越多。

这表大商场里进价50,那卖出起码得百八十块了。

无形中也抬高了自己那些私货的价值。

想迅速卖出电子表,肯定不能再靠在路边吆喝。

他也更是为了安全考虑。

而现在去做批发是不可能的,风险太高。

因为电子表在国内根本没有任何生产厂家,

一旦被抓,就不是投机倒把的问题了,

真被当成走私犯,5000只电子表的案值,吃花生米都是有可能的!

而789厂开始生产了,自己完全可以声称,

我像张大民一样,单位效益不好,发电子表冲抵工资…

呃,虽然听起来像是金矿没钱,所以每人工资是一坨狗头金…

但起码还算有个托词…

至于会不会内卷,把电子表搞成5块钱一块的白菜价,

那不是老百姓的福音吗?

电子表本来的剧本,就是5块钱烂大街送给孩子当玩具,或者成为旅游纪念品,

在1980年让无数人羡慕的物品,30年后掉在地上都没人要。

要是价格越卖越高,跟70年代还有啥区别?

李三彪根本不怕,自己的策略正是抄书宝岛芯片厂商,靠这个玩意完成原始积累而已,顺带打击对手的原始积累。

他对电子行业的历史了然于心。

对于老牌欧洲国家,如日不落,发国,日耳曼等,漂亮是绝不会朝他们转让电子技术的!而且进行百般限制,这才是漂亮芯片全球战略的第一原则!

而电子工业又需要一定工业基础,所以只能选择东洋,半岛来扶植。

而漂亮对东洋的电子产业,已经开始非常不满了,到了1986年,干脆逼着东洋签订《广场协议》,耍起无赖。

虽然看似东洋电子工业如日中天,甚至跑去买洛克菲勒大厦,让漂亮没面子。

而国内电子厂见到东洋厂家,全都丧失信心,沦为代工。

只有他这个穿越者知道,漂亮小姐姐正以贪婪嫉妒的眼神看着得意的东洋人,在国内攒仇恨憋大招,马上就要下阴招了,自己来的时机非常微妙。

所以如果国内崛起一家电子厂,能与东洋竞争,想必大洋另一边的那些金融巨头,会感到非常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