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膏这东西在大明的士大夫眼里不算是稀罕物。
只不过一向安分守己的西夷人,拿出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不装了吗?
不过想想也是,被墨家这一搅合,也装不下去了。
当一个地方有了绝对强大的武力和绝对干净的背景,再加上一个正当的名义,任何教派都难以生存。
钱士升也没有资格嘲笑别人,自己的处境也不太好。
思及此处,他默默的将东西收了起来,或许真的能派上用场吧!
…………
十一月二十八日,
邹城境内,来了一大群骑兵。
正是从湖北赶往曲阜救人的张献忠。
这些人依仗着骑兵的机动性成为了诸多流寇中战力最强的一支。
和其他流寇动辄几万、十几万人马不一样,他的队伍目前也就不到两万人。
极为擅长长距离奔袭,这样的速度让官军只能在其后面吃土。
但进入山东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三天两头的下雪,把整支队伍的行军优势抹平了。
这样一来,使得沿路的城池有了防备,让他们获取物资的难度增大了。
尽管队伍里有足够的骡马拖着不少补给,但想要熬过整个冬天,却也不太容易。
此时张献忠带着人来到了邹城城门前。
看着眼前的城池,他有些疑惑,往日里遇到的城池,不是毫无防备的可以直接闯入,就是严阵以待的难以撼动。
而现在城门已关,但城墙上并没有多少人守卫。
没有人上城墙守城的城池,和城门大开的区别不太大。
其实这种情况挺少见的,基本上都会有人守城。
张献忠一般会根据对方守城的人数来判断是否攻城。
现在就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这算是空城计么?
好不容易有惊无险的到了这里,马上就要进曲阜了,他可不想在遇上墨家之前有什么损失。
可若不试上一试,也有些不甘心。
这时,远处有几匹马奔驰而来。
与此同时,城墙上也多了几个人。
其中有一个县令打扮的人,来到了城墙上。
于是张献忠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城墙之上。
只见那个县令打扮的人,朝着自己拱手道:“敢问城下,可是墨家兵马?”
张献忠听后,就明白自己这些人被对方误会了。
不过,他也不解释,就这么看着城墙上的人。
然后就听到对方继续说道:“在下邹城县令黄应祥,听闻贵军善待百姓,黄某这就命人开城请降,还望墨家切莫食言!”
听到开城,张献忠也顾不得嘲笑知县的迂腐,赶紧开口道:“县令请放心,我大军必然对百姓秋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