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便轻拍那仙鹤羽翼,让其返回岳阳。
要知道,岳阳之兴,得益于那黄鹤楼。
若是其招牌没了,难保不会就此破败下去。
如今,时机远未成熟,韩湘子自然不可能将这仙鹤留下。
望着这头仙鹤,展翅飞走,韩湘子才心定了些。
渭水距离长安不远。
以韩湘子的脚力,天黑之前,想来便可入城。
但韩湘子一路走来,所见乃是江涸地枯,一些缺水贫瘠之地,甚至沙尘漫天。
地里庄稼也枯黄多时。
天旱到这一地步,许多百姓日子不好过。
赶路时,韩湘子遇见了不少到处寻山挖井的农户。
也有挖草啃树而食的人。
如此情形,让韩湘子心中微愕。
想不到,这京畿之地的旱情已严峻到了这一地步!
虽说赶不上那阳亭府,但若是这般久不下雨,迟早也要死不少人。
韩湘子心善,但凡遇到了这些,不会袖手旁观。
便暗中施法相助。
结果路程刚走一半,天就黑了。
不得已,韩湘子只能在一姓万的老农家借宿一晚,天亮再走。
“道长,大灾之年,也只有蕨菜野草为食了,还望道长不要嫌弃。”
夜里,韩湘子正在草屋里打坐,忽得有位一脸黝黑,蜡黄着脸的男子敲门进来。
手里还端着一碗烫熟的菜叶。
此人叫万小春,是此间老农万老汉的二子。
见状,韩湘子想也没想,便拒绝了:
“小春哥,贫道不饿。”
“你与万老伯,一天没有吃饭了,还是拿回去吧。”
傍晚,韩湘子路过此间,发现山头有人呼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万老伯在挖井过程之中发痧了,晕倒在地。
眼看奄奄一息时,幸亏是韩湘子及时出手相助,救活了万老伯。
除此之外,韩湘子也送了万老伯一家几缸水。
“这如何使得?”
“道长,我若是端回去,爹肯定要骂我!”
见韩湘子不要,万小春急道。
正争执时,韩湘子忽得目光一顿,发现门外不知何时站了一稚童。
这稚童,约莫五六岁大小。
衣不蔽体,蓬头垢面,身上还乱糟糟的。
此刻,他正站在门外,两个眼珠子直勾勾盯着屋里那碗饭,不时吞咽了下,小脸满是垂涎。
“珍儿,不要来此打扰道长!”
见到那稚童,万小春佯装脸上一怒,赶道。
话落,稚童面色一惧,眼眶泛红起来,一脸委屈。
“小春哥,撵他作甚?”
韩湘子无奈说道。
话落,就走到门外,将那稚童抱在怀里,接过万小春手里的那碗饭:
“珍儿,贫道不饿,这碗饭你吃了。”
“道长,你……”
见此情形,万小春愣住了。
刚欲呵斥稚童时,却见珍儿抬起头来,满眼湿润望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