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这不是我们的四殿下吗?齐北司朝着齐北辰走去,听说我们的四殿下,昨日在八仙阁前欺辱一名女子,好是威风啊。
皇兄又在胡言乱语了,齐北辰对上他的视线,毫不畏惧,皇兄所说的事,可有证据?他的声音故意提高,好似要让每一位路过的大臣都听见一般。
这东宫之主,不分青红皂白,没有依据就轻信一方所言,要是父皇知道此事,不知会如何说殿下呢?
旁边的大臣无论是有意接近还是无意路过,都将此话听的一清二楚。
太子殿下占了嫡长,而四殿下又功绩出众,二人在朝堂上一向政见不合,积怨许久,但从未像今日一般明目张胆的在宫门口对峙。
不知是何缘由...
今日果真是诸事不宜,只能盼望这把火不要烧在了他们身上。
上朝!
太监尖锐的声音伴随着鸡鸣声在殿内响起,皇帝安坐在龙椅之上。
众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几位臣子举了举手中的笏板,一个个的将各地遇到的情况向上禀报,有些东西轻描淡写的也就过去了,唯有一件事倒是引起了齐北辰的注意。
启禀陛下,那汴州长年干旱,百姓们叫苦不迭,还望陛下派人救济赈灾!尚书大人站出来禀报,皇帝却显得有些为难。
爱卿,不是朕要袖手旁观,你且看这朝野之中,有谁能担此大任?
不是他小看他们,汴州地势荒凉,灾民之数,庞大到不可预估,这件事派了下去,像推皮球一样没有终点,这才拖到现在。
启禀父皇,齐北司见势走了上前,儿臣倒是想举荐一人。
你说。
齐北司微微俯首,儿臣觉得四弟,能担此大任。
不可!
皇帝狠狠拍了下龙椅,淮王刚从战场上回来,怎么能又去那种蛮荒之地?
太子殿下怕是此举不妥吧,四殿下的党羽站了出来,若殿下一心爱国爱民,这差事不如就自己揽了去,灾民能得救,也能扬了殿下的名声不是?
你!
好了好了,皇帝出声想把此事揭过,却听见自己护着的淮王开口。
父皇,儿臣愿意领命前去。
齐北辰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难得你有心。皇帝叹了一口气,转头又瞪了一眼这个没有作为的太子。
哼,能力不足还要坑害兄弟...
那就由淮王领命,暂任命督官,在半月之后,赈灾之物备齐,即可前去汴州。
齐北辰低头行礼,谢父皇成全。
父皇!
齐北司想说些什么挽回局势,却被打回。
今日之事到此,退朝!
皇帝长袖一甩,带着几个仆从起身离开了朝堂。
回到王府,齐北辰邀功似的对余年说起了今日的情况,得到了不温不火的几句夸奖。
余年问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