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战术安排上,俄罗斯人对蔡晴的影响很大。“那是因为他有事在忙。”卡尔洛嘀咕了一句,要不是因为要看孩子,又怎么轮得到你来执教蔡晴呢?在英国人尚未拿出什么真本事之前,卡尔洛·卡佩罗对于这个新教练的评价并不是很高。混口饭吃很简单,可是想要吃大餐那总得露一手才是。英国人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只是从卡尔洛这里抱走了很多比赛录像,在他试用期的最后一个周,这才进行了一场测试。对蔡晴当前的力量、速度、敏捷度、反应能力等等一系列数据的测试。当然,他的测试内容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杜彦斌之前留下的样本,而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则是假韩越之手----英国人并不擅长对数字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简单易懂的分析结果后,卡尔希·希勒用一个建议通过了他的试用期。“我想,战术是临场反应,技术则是一切的保障,距离你复出还有不到五周的时间,你现在的力量和速度比之前下降了很多,我想这需要在赛场上慢慢找回来,而弥补这个缺陷的办法,提升你的切削球水准。”英国人觉得,女运动员真是不容易,伤病困扰也就罢了,还要生孩子,这带给她们的影响远比伤病来的大。如果蔡晴还能够被比赛刺激,也许速度和力量的提升不成问题。可是在此之前,她必须再完善自己的小技术。切削球,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蔡晴的速度和力量虽然有所下滑,耐力却是提升了,这意味着她可以靠着多拍来结束比赛。扬长避短,这是卡尔希·希勒为蔡晴提供的建议。说完这番话,英国人稍稍紧张,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税后十万英镑的收入,他很是想要得到这份工作,哪怕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这会儿眼睛之中也是透露出紧张以及“我想要这份工作”的神色,丝毫掩藏不住。而当看到蔡晴伸手过来时,英国人很是用力的与蔡晴握手,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第一次夺得大师赛冠军的时候。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尽管他还有数不完的录像要看,他得去研究那些女网选手们的技战术,他得去学习中文便于和蔡晴更好的交流。是的,作为蔡晴团队的一员,他不是唯一的外国人,也不能免俗的去学习汉语,尽管其他成员都会英语,可是他们私底下似乎都用中文交流。用卡尔洛的话来说那就是“这样更容易拉近和蔡晴的关系”。哪怕英语是网球场上的通用语,可是卡尔希·希勒还是入乡随俗了,因为卡尔洛还跟他说,“学好中文,将来你提加薪要求时蔡晴都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