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心里知道,谁也不说。于是,当日,太医院院正大人便留下了一纸药方,随后进宫禀了皇帝。后脚跟的,霍青山请辞的奏折就进宫了。那折子放了几日,皇帝没批,最后终于不允,改成了让霍青山在家中修养三月。圣旨到了府中,那传旨的公公体贴,为着霍青山的病体去了正院传旨。霍青山拖着病体接了圣旨,当着那传旨公公的面老泪纵横,细数一番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又细数一番自己对皇帝的报恩之心。那传旨公公也是感动的几乎落泪,答应了回去定要将此话如实回禀。不日,皇帝便有赐下金银帛物数箱。此番,君臣之间的试探便是过去了。这结果,皇帝很满意,他的丞相比他先老了,已经没了当年的桀骜骄狂,做事也畏畏缩缩,总喜欢回忆过往的事情。是真的老了啊。霍青山得了三月连休,抱着自家亲亲夫人心里笑得像只吃饱了喝足了的老狐狸。至于太子,只是以犯上的理由再次被软禁在了太子府中。而北方贪污的事情,原本这件事是指给司晏明的,可他如今伤着,皇帝便派了直隶巡抚前去暗暗查访。最重要的,此事必定要避开太后的千秋宴。于是,这两月间风平浪静,哪怕是知道那天养心殿里头发生的事情的人也不敢随便往外传。否则皇帝查起来,第一批要吃罪的便是他们。日子一天天过去,眨眼间便已经到了太后千秋宴那日。因承办千秋宴的太子被软禁,宁王司晏明重伤在宫中休养,至于其余的皇子都被皇后有意识的养废了,着实上不得台面。最后,这事竟落到了小郡主的身上。这也是为何两月余,霍长歌都没见着那位小郡主的缘由了。她正被天天拘在宫里,给太后准备千秋宴的事宜。于是,霍长歌家里、书院两点一线,日日上学下学,暗中也在按照系统提供的教材准备考试。日日三更才睡,鸡鸣时便要起来早读,随后便是上学。霍长歌的日子忙碌而枯燥,若非中途有沈大老板那厮常来他这里蹭饭,霍长歌感觉自己都快要成个提线木偶了。好在,到了十月,便是太后的千秋宴。因在京城,书院也遂放了三日的假,霍长歌到底喘口气睡个懒觉。到了千秋宴那日,一家人收拾清楚,便要入宫。霍青山虽还在长休之中,可身体好了许多,便也要进宫参加千秋宴。霍长歌是朝廷命官自然要去。至于霍老夫人和霍夫人也是有诰命在身,非但要进宫,还要去慈宁宫拜见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