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好,这时候从殿内走出来一个皇帝身边内监服饰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对着在场的数十考生行了个礼。“诸位贡士,奴婢等奉命督办此次殿试。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按钦天监取时,将于辰时一刻开始点名,请诸位贡士静等。”随即,所有人都默默的排好了队伍,等待着辰时一刻的到来。出月台之上的日晷慢慢转动着,直到辰时一刻,内监开始根据名单点名,校对籍贯、姓名,甚至是父母三代,最终才发给一块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序号,是考生的座位次序。等到查验完了所有人,保和殿之内,所有的考生已经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随即,便是散卷、赞拜、行礼,最后才是颁发策题。考试的时间为一日,日暮时分交卷,出月台之上的日晷缓缓移动着,记录着时间。今日皇帝不在,主考官竟然是许久不见的太子和三皇子二人。这其中的意思倒是令人探究。而在场的考生却极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知道,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就在这里。哪怕是昨夜因为紧张没有睡好的,到了如今也完全清醒了,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丝的困意。此番策题只有四个字,一改往日长篇大论之风格。要知道,往日的策题往往字数很多,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字,并且随着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题目也越来越长。这似乎就成了皇帝自身的一种奇怪的嗜好。霍长歌看着面前“士农工商”四个字,一时间有些摸不透。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这个题目绝对不会是皇帝出的。思虑了半晌,霍长歌最终简单的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基本思路,随即开始书写起来。在普通人的眼中,士农工商,必定是士为先,商人是最卑劣并且地位卑下的。但是,霍长歌和沈烨接触许久,对于本朝的商业贸易往来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将目光放眼于海上贸易。而似乎,这些年来,皇帝在陆地上征战,开疆拓土,随着时间的流逝,同样也将目光放在了海上,他曾经听过司晏明的意思,他一直在劝说皇帝开拓海上贸易往来,而这两年皇帝似乎也有所松动,一直处于海禁的状态很有可能会发生改变。霍长歌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将所感所想皆一字不漏书写而下。到了午后时分,皇帝忽然带着人走进了保和殿。许多人都在奋笔疾书,并未意识到皇帝的到来,皇帝也是示意所有人不要说话,自己则一个一个在那些学子之间穿梭着。每一个人的桌旁皇帝都矗立片刻,上面的字皇帝也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