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在当今手里吃了不少亏的忠顺郡王,心情是不怎么样的。
若非太上皇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江南甄家怕是早就被抄家了。
反正,后续的影响相当惊人。
那里的世家,宗族势力相当强大,加上距离原因,朝廷的触手很难蔓延过去,影响力自然相当一般了。
这回,有好几家年年得到大盐商赠银的书院,感受都不怎么样。
忠顺郡王也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忠顺郡王来了兴趣,催促道:“说明白点!”
关键的是,以后就彻底摆脱了‘商’的身份,成为了外海领地上的权贵之一,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也有了保障。
“厉害啊,贾环这小子的主意当真厉害!”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今心中清楚得很,却也无可奈何。
内阁阁老中,出身江南的阁老起码都有两位,不能再少了!
当今皇帝虽然没有听说过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可也深刻明白,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域,在内阁之中必须有代表存在。
要是他们内部干起来,对于朝堂,对于当今来说才是最好的事儿。
当今膝下的皇子们,也开始逐渐成年了。
最重要的是,之前众多监察御史南下遇阻的事儿,其中的内情也有可能大白于天下,那可是捅破天的大事儿啊。
江南各方势力,都被这两家大盐商的举动,给整懵逼了。
反正,谩骂的声音相当难听,这让两大盐商家族相当不爽。
一旦决心投入外海领地的怀抱,对各方面势力的影响都不小。
事实上也是如此,不管是私盐份额,还是其他和私盐有关的利益,都变得摇摇欲坠起来,毕竟大家都想要稳定的收入。
合着,他们之前那么多年的投银,全都喂了狗不成?
当年后金铁骑入关杀入京城,执掌了一段时间北方政权。
这时候,当今皇帝最好给个名义,不然以后怕是还要出乱子。
尤其是金陵甄家,由太上皇一手扶持起来,到了现在更是成为了江南第一豪族,结果却是成为了江南势力的代言人。
自然而然影响到了朝堂这边,那可是身家千万的大盐商!
至于其他势力,根本就不可能放下偌大的肥肉,只是暗地里已经开始挑选替代的盐商家族了,这两大盐商家族肯定是要迅速落寞的。
“长史,你觉得若是扬州大盐商那里出了变故,咱们有没有可能,将海边出的晒盐,大规模送入大乾境内?”
“怎么说?”
“这么一来,估计那些大小盐商们,就没什么活路了!”
江南各方面势力盘根错节,一旦某一方势力有了动作,根本就瞒不过人。
“咱们都清楚,前明基本上就是亡于国库空虚!”
他们干脆光明正大的表露态度:就是投靠了以忠顺郡王为首的宗亲势力,甚至整个家族的大半力量都要去外海领地拼搏!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后搞得,扬州大盐商们跟冤大头似的。
有时候,难免就兴起某种念头,想要给当今一个深刻教训,让他忙活起来,没有心思算计他们这些皇室宗亲。
每每想到这里,当今都想怒骂一句岂有此理。
忠顺郡王连连点头,口中却是不客气道:“贾环那小子,还真是叫人刮目相看,竟然连这样的计划都有?”
前明的东南就是最好例子!
可以说,不管大乾哪任皇帝在位,对于江南地域都心怀警惕!
“你这话说的,不就是抢占私盐的份额么?”
只是可惜,到了最后这些家伙全都倒向了江南本地势力。
其代表的,是整个江南士林,而不是东南乡绅推出来的代表。
“朝廷之所以把持盐铁,主要是因为其中涉及了相当庞大的利益,乃是国库收入的大头之一!”
反正,包括他在内的皇室宗亲,都对江南各方势力没什么好感。
本来,心中还有那么点子不太适应,可现在哪里还会在意那些?
只是,因为东林党的名声太臭,不管是东林书院还是东南沿海乡绅集团,都受到了朝廷或明或暗的打压,这才蛰伏起来让江南各地书院起势。
要说忠顺郡王只是惊讶的话,那当今皇帝就是万分开心了。
大乾皇帝自然对东林党厌恶之极,基本上没有复起的可能了。
忠顺郡王没好气道:“这些家伙联合起来的能量有多大,你又不是不清楚!”
“他们眼见没了前路,还不是只能往外海找路子么?”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