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师父眼中的忧惧,
亦感受到师父的气息在此瞬骤然生出变化,那般变化,是雪崩的前兆——苏午心念一正,言辞已经附带上唇枪舌剑的加持、意能量的覆盖:「信持神灵,信的是师父所传之法,神灵背后暗合的天地至理,持的是自我恪守的戒律!
三清或许是假,三清甚至可能是诡——
但师父传的法不是假的,
天地间的道理亦做不得假!」
三言两语,当头棒喝!
赤龙真人周身气息因苏午的话而骤然一定,紧跟着就无声无息地消寂了下去,方才为苏午所感知到的、「雪崩前的预兆」,此下又默无声息地收敛去了!
「某曾见过三清。」看着眼前的弟子,赤龙真人忽然说了一句话,「希望世间人人,还是永远永远都不要得见三清尊神真面为好。」
「你见过三清,还活了下
来?!」苏午急问了一句。
赤龙真人看着他的双眼,忽道:「你不也活下来了?」
苏午下意识地点头,
一点头,又猛地抬头看向赤龙真人,
赤龙真人咧嘴一笑,
苏午亦跟着笑了笑。
两人心头都有些沉甸甸的。
他们都曾经与「三清」——或者说是「三清的某个部分」打过照面。
但因为某些不能说的原因,二人无法真正将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说给外界,对与「三清」有关的诸多事都保持着忌惮。
「道门道统承继自「想尔」。
想尔可能是三清之中道德天尊的一道意识,亦可能是老君与祖天师意识的交融,更或许它本身是个虚无的概念。
由此看来,道门传承并不直接从「三清」处继承,却不知这般情形是好是坏。」苏午组织着言语,片刻后感慨似地说了几句话。
赤龙真人则道:「法门经过一代代道士或有意、或无意地筛选,与原始道门的法门已经生出了颇多差别。
道门修行,始在「传度」。
传度在何处体现?
在师承之中体现。
在三山法脉中,祖师、师徒之间的秘密传承,其实比神灵庙系传承更主流,更牢靠。
诸部经卷皆是历代祖师对「道」、对「神谱庙系」、「云芨符箓」的深刻领悟总结,所以它们是法术中的「法」,是「道之所在」。
是以某才要求你万万不可耽误道法修行。」
「弟子受教了。」苏午点了点头,转而向赤龙真人问道,「师父可能看出,我体内那道「高上神霄符箓」的根脚所在?」
「师父临终之时,令我往南而行。
他告诫于我——南北闾山合流之大事,若非在我手上完成,亦必在我的弟子手上完成——而他耗费最后心血,起卦批算,已经算定我的弟子必然是六月十五日生人,唯有生年不详。」赤龙真人看向苏午,缓缓道,「你可知我师父说的「生年不详」是什么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