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又一个燕国?(2 / 2)

听到张兴的话,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接着摇头默然不语。

张兴眉头皱起:“不是来自河对岸?那你们是从何处而来?为何要监视我们?”

两人依旧没有回答,手腕一翻,各自拿出一把短匕准备拼命。

看着这一幕,张兴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我真的对你们没有恶意,两位又何必如此?”

见张兴似乎真的没有动手的打算,其中一人这才开口道:“既然将军没有恶意,那何不就此放我们兄弟离开?我们先前也只是恰逢其会罢了,对燕国我们也没有敌意。”

“没有敌意?你们先前见到我们时的样子可不像是没有敌意!”张兴嘴角勾起一抹讥讽之色道。

两人又不言语了,再次准备拼命。

看着油盐不进的两人,张兴脸上露出一抹无奈道:“两位,我观你们也都是汉人,从你们先前的举动来看,应是想要从这些死难者中解救幸存者。

不过,很可惜!他们都死在了那些鲜卑人的刀下!

我之所以拦住两位,就是想问问两位背后的势力是否有意解救更多的汉人?若是有意,我们兴许可以一起合作。”

“合作?什么意思?”两人中先前开口那人道。

张兴摇摇头说:“此事两位应该是做不了主,你们背后的势力若真有这个意思,可以把你们的主事人找来,我后日过来见面详谈。”

说完,张兴就不再理会两人,直接转身打马就离开了。

“怎么办?”

待到张兴离去,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先前一直未开口说话那人迟疑着道。

“别管这么多!先把消息转告百户大人再说。”另一人想了想道。

“好!那就先回云州城。”

很快,两人就一起离开了,现场独留下数百具无人收拾的汉民尸体。

两人沿着河岸一直向南而行,走了约有七八公里后抵达一处山脚。

这里是大河与山林的交界处,宽阔的大河与高耸的山林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沿着山脚往半山腰爬行,行至半途再转向南边,行了约莫有一里地以后,再重新从半山腰下山。

及至山脚处,一块隐匿于山坳中央的河口就显露出来,河口边上是一块占地约有两三平方公里的空地,空地中央有一处搭建有数个帐篷的临时营,营地外围还有着数名身着皮甲的健壮男子警戒。

来到营地,两人连忙朝营地中央的主帐行去。

进入帐中,一名男子正手里拿着一捆竹简刻印着,看到走进来的两人,男子放下手中竹简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片土地的势力情况可有眉目了?”

男子名萧飒,乃复夏军暗卫百户,而进入帐中的两人则都是其麾下的暗卫力士。

“百户大人,我们还未能进入那片地界,就在河岸碰到了一股胡人骑兵正在大肆屠杀汉民...”

听到萧飒的问话,其中一人连忙将他们经历的情况快速述说了一遍道。

“对方自称燕国?约我们两日后在那片河岸见面?”

听罢,萧飒面露思索之色,口中低声喃喃道。

萧飒是来自明永乐年间,其真实身份就是一名锦衣卫,还曾经官至千户一职。

萧飒加入复夏军的时间不长,才仅仅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他就是那批被傅弘之所部晋军从后赵地界救出来的汉民之一。

加入复夏军以后,燕青从司户那里得知其资料档案后,立刻就命人将萧飒从河西镇调回了安定城,并亲自举荐给了于洪飞。

得知萧飒以前的经历,于洪飞大喜,立刻就将其提拔为暗卫百户,由其亲自带着一批暗卫沿着河道北上,负责搜集玉山县北面的各方势力情报。

半年多时间已经过去,复夏军至今仍对玉山盆地北面的各大势力一无所知。

南面的后赵、前燕暂时招惹不起,复夏军想要对外扩张,最好的方向就莫过于北面。

至于东面和西面,有着连绵的山林阻挡,暂时不用想了。

根据暗卫原有的情报,玉山县的南面就有一个燕国,这里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燕国?

中间各种玉山县和连绵的群山,应该不会是同一股势力。

沉思片刻,萧飒对着两人道:“第一批的情报我已着人送回去了,回禀主公肯定是来不及了,后日你们就随我一同前去会会他们。从你们看到的情况来看,这个燕国应该是一群胡虏所建立的势力,这些汉人骑兵应该是有了异心。不管他们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我们都应该先和他们接触一下再说。”

“大人,要不还是我们先去?万一对方心有歹意,岂不危险?”一人劝说道。

萧飒摇头道:“不行!对方摆明了想要见一见我们的上层,若是继续由你们去接触的话,这条线怕是会就此断了,还得我亲自去看看。”

闻言,两人相视一眼,只得领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