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陆战之王VS水上无敌【求订阅】(2 / 2)

“曹军虽接手了刘表麾下,原荆州水军大半兵马,得了数千艘船舰。

但荆州系水军,对曹魏来说,忠诚度,作战士气,都不足以作为依仗,经不住考验。

曹军主力,仍是北方兵。”

鲁肃明白周瑜的意思。

不管是水战,还是陆战,打仗的根本,还是要靠人。

北方兵来南方打水战,就是他们胜过曹营的重要契机之一。

鲁肃:“我们的谋划,已经见到效果。”

周瑜点头,据他们探查到的消息,对岸的曹军,在搬运大量木材。

周瑜通过一些渠道和自己的分析,知道曹军是想在船舰间,以木材铁索相互串联铺平,用来杜绝船只晃动,打造一个如陆地般稳固的水上平台。

曹军做的很隐蔽。

但还是被周瑜,鲁肃发现了端倪。

曹操是陆战之王,兵权谋机变无双。

往昔数年,已充分证明了曹军的骑兵,步兵,甲于天下,曹操更是用兵如神的战略强人。

然而他的弱点,就是不懂水战。

周瑜却是当世无敌的水战统帅。

汉时的水战,并不复杂,还处在相对简单的阶段。

船舶的动力,主要靠人力和风力,作战方式则主要是接舷战,及远射两种。

正因为水战简单,历史上的关羽才能在驻守荆州时,用很短的时间就操练出一支水军,并顺手解锁了水战能力。

然而即便再简单的水战,也和陆地作战,截然不同。

周瑜,鲁肃这些时日,让人严密观察,发现曹军在南下后,登船操练,时而有人承受不住船舶的晃动,出现呕吐现象。

长江的秋季,冬季,寒风尤大。

船舶摇晃剧烈,往往在江上航行一段距离,北方来的旱鸭子,就吐的前仰后合,根本没法作战。

而在风大的秋冬季作战,正是周瑜,鲁肃,所期望的。

双方的较量,博弈,早就已经展开。

周瑜道:“此次战曹军,选在秋冬季,对北方兵马诸多不利,此为天时之应。

在长江开战,则是地利。”

天时地利之外的人和,周瑜没说,因为优势更大。

说到水战,北方兵马远不如江东军,个个浪里白条般,能横渡长江。

天时地利人和,周瑜都精心准备,反复谋划。

曹操已一脚踏进了江东水军能尽展所长的战场。

再配合其他手段,人人都唱衰的江东,周瑜,鲁肃,却看出此战有很大的获胜机会。

对面的曹军搬运木材,想串联众多大船,更是天助江东。

周瑜和鲁肃,愈发笃定己方将成为胜利者。

汉时的战船,主要分三种。

第一种是楼船,特点是大,主要用途是帅船,或运兵船。

最大的楼船,能搭载两千人,但造价昂贵。

第二种是斗舰,中型船舶。

船上设有箭垛,主要用来远程射袭。

第三种是艨艟舰,通常用牛皮包裹,船舷两侧,有划桨的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

这种船较小,特点是灵活,机动性强,便于突击和接舷近战。

“曹军已有了许多大船,还想更大,要在船上搭建木板铁索,串联船舰,让船舶行走如陆地。”

周瑜忍不住笑起来:“我军将以轻疾的小船,胜过曹魏的大舰楼船,正如我两军当前的形势。”

鲁肃:“这一战若胜,公瑾你将名动千古。”

“子敬你不也一样吗?”

两人说说笑笑,颇为轻松。

“我们的兵马、辎重,要多久能筹措完善?”

“各方皆汇聚沿岸,总要一段时间,寒冬最冷的时候,也是风势最大之时,正适合重创曹魏。”

“现在进行下一步,时机倒是颇为合适。”

“那就动手吧,抹掉曹魏最后一丝获胜的可能。”

……

曹操在船坞看过大船,便沿岸南下,再次来到长江北岸。

他此时已完成了一次堪称神来之笔的战略布置,只是无人得知。

队伍沿北岸往西,不日来到荆州。

这里已很接近后世闻名的赤壁之战的战场。

太史慈一路随行,很奇怪的发现,沿岸驻守的曹军,每隔几日,便烧水煮食一种药剂喝下去。

询问才知,是张仲景,华佗联合给出的方子。

用的大多是常见草药,所以造价不高,能大范围使用。

历史上的曹军,在赤壁吃了败仗,一个主因就是来到南方后,水土不服,诱发疫症。

最终兵马未战先损,战力不足平时的三五分之一。

眼下的曹操早有准备,防患于未然。

他提前数年便告知张仲景,华佗,让两人开出方子,开始大量囤积药草。

此时煮水服食,以应对北方兵马,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

双方的较量,确是早就展开了。

曹操在荆州襄阳,住下来,日夕观看水军操练。

这一日,贾诩颠颠地来到他在襄阳的公务书房:“大王,有新消息。”

送来的密简上写着:“周瑜有新计划,目标蔡瑁,张允,甘宁…”

全是曹营这边善水战的将领。

曹操放下密简,来到窗畔,往北看去。

南北两端的战局,都进入了争持变化阶段。

Ps:求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