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一打仗就是几百万人?
很简单,后勤的民夫也算在内。
又为什么一打起仗来就闹饥荒?
青壮年都去运粮草了,地里的麦子没人管,全烂在田里。
说到底,都是交通不便。
你想,一车大米能装多少?
按一车五石算,从南京运到漠北,路途遥远,至少得两三个月。
这两三个月,运粮的民夫得吃饭吧?
护粮的士兵也得吃饭吧?
五石粮食,到了战场,也许就剩两石,甚至一石。
这么一算,朝廷就算拨出一万石粮,到地方也就剩下两三千石。
打仗的时候,没人种粮,大家全在吃粮。
想到这里,朱寿微微一笑,说:所以啊!要富裕,先修路!
如果朱老前辈对基础设施建设感兴趣,我也可以帮您找门路。
前提,您得说服皇上。
朱寿也察觉到,这位老前辈对航海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很喜欢战争。
难道,这老前辈还想趁战乱捞一笔?
想到这里,朱寿微微一笑,心想:也不是不行。
只要有赚头,人血馒头他也咽得下去!
果然,朱棣来了兴致。
他眉头紧锁,看着朱寿问:你有办法?
当然。
朱寿拍了拍胸口。
紧接着又说:实不相瞒,我还有个身份——发明家!
一旁的朱瞻基一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朱寿瞪了朱瞻基一眼: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
朱瞻基一听,脸都气白了!
心想着,你看着也没比我大多少啊!
但朱寿完全没理会朱瞻基,而是继续盯着朱棣,说:老前辈,您知道什么是轨道吗?
轨道?
朱棣愣了愣,说:听说东瀛有巫师,擅长诡异法术。
哎呀,轨道!那个轨道!不是你想的那种诡异!
朱棣想了想,忽然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车同轨的轨?
对!
朱寿点头道:我有个想法。
用两条宽约三寸的金属轨道,短时间内就能把粮草或士兵运到前线。
朱棣还是一脸迷茫。
朱寿见状,拿起筷子在桌上画了几道,说:我把它叫做,铁路!
这铁路建好了,一天能跑千里!
一天跑千里?朱棣想了想,道:呵呵,那八百里加急的信,也是这般。
那得累死多少马啊。朱寿翻了个白眼,说:而且一匹马只能驮一个人。
我说的这铁路,如果建成了,说不定能装载几千石,甚至几万石的粮草,同时保持日行千里!
什么?!朱棣一听,直接惊呆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