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木板年画(1 / 2)

非遗鉴赏 夏轩宇 462 字 9个月前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怀念以前的年味?

曾经的春节宠儿——木板年画,如今却很少见到它的身影了。

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杨家埠木板年画传承人杨洛书老先生,即使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

杨家埠木板年画传到如今已经第十九代了,杨老这辈子没干别的,就是刻版。

这是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的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人们都称杨老为“中国年画王”。

在过去,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从民国开始印这个年画,供不应求了的时候,晚上就大通宵。谈起当初木板年画的盛况,杨洛书老先生总难掩眉眼间的兴奋,但和传统手艺一样的是,在八九十年代,由于工业的冲击,早已没了当年的盛况,但杨老一直都在为其努力。制作木板年画并不简单,要先在纸上画出线稿,再在木板上一丝不差的刻出来,然后转印到纸上,一张年画需要5到6副木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