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2 / 2)

赵括猛然醒悟到,既然害怕四国对赵国背后搞偷袭,何不直接挑起他们联合向赵国用兵,如此一来,眼前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一切都将变得顺理成章。

念及此,赵括打定主意,随即下令班师回朝,准备面见赵王。

……

月明星稀,夜风微凉。

再次站在这座篱笆小院,赵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复。

此时,他身后的那辆马车上,竖着一支方天戟。

那支方天戟月刃泛着寒光,戟尖尖锐且坚挺,上面的血污早已被擦拭干净,然而却依然令人心寒。

骤然间,桑户拉开,露出乐氏夫人稍显憔悴的脸庞。

她一眼就看到了车上的方天戟,身体只是晃了晃,便莲步轻移,错过赵括径直走向马车。

纤细如玉的手颤抖着触摸过小枝摸在乐毅曾经握过的地方。

乐乘想要上前帮忙,却被赵括抬手阻止。

“让她自己来。”

乐夫人两手一用力,将方天戟拔出,随即紧紧搂在怀中,仿佛是抱着乐毅的躯体,两眼无神地走入屋中,将门关闭。

全程乐夫人没有多说一句话,也没有流下一滴泪。

然而这一切被赵括众人看在眼里,却分外凄凉。

从今往后,她就要带着乐毅的孩子艰难度日,这个家将再也没有欢声笑语。

赵括重重地叹口气,转过身挥手道:“走吧。”

乐乘连忙问道:“上将军的坟墓……”

赵括没有停顿,说道:“明日,你便将夫人带到长平安顿下来,记住,上将军虽死,爵位要留给他的孩子。”

“是!”

乐乘重重拜下,望着赵括的背影,这才连忙跟上。

赵括定下的爵不遗贵,然而却又亲自为乐毅破例,由此可见乐毅在他心中的位置,外人根本无法相比!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教君王不永年!”

……

持续了数年,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恩怨就此落下帷幕,犹如一缕清风,从赵括的脸庞划过,消散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仅陟亭之战,赵括一举消灭秦军主力二十万,自损十万余人,以乐毅之命斩杀白起,为两国的恩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时间,赵括之名,在华夏大地上名声大噪,一提起这个名字,纷纷膜拜振臂高呼。

大赵国,必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战国的星空之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赵府门前,愿意追随者无数,并在街头排起了长龙,都想拜在赵括门下学习兵法。

但赵括一挥手,全部把他们打发到邯郸学宫,去和荀况学习谋略吧,自己的钱财还不够花呢,哪里有闲工夫养甚多门客。

想来找赵括白吃白喝,简直就是做梦。

次日早朝,赵括来到大殿,一眼就看到多了很多陌生面孔。

其中虽有一部分是刚提拔上来的赵吏以外,还多了好几名外国使臣。

这些人,说好听点叫纵横家,说难听点就是凭借口舌混饭吃的大忽悠。

他们经常作为使臣四处游说,谁更有实力,他们就会蜂拥而至,对君王一番吹捧之后,就开始为各自谋取利益。

或是身后君候的国家利益,或是自身的声望利益。

总之,赵括看穿了这些人的蝇营狗苟,对他们始终都没什么好感。

赵括扫了一眼,从衣着和腰间的传帖不难看出他们的身份。

魏国公孙衍首当其冲,看见赵括出现在大殿后笑的最开心。

韩国特使……呃,赵括转头看向楚国特使,只怪赵括眼拙,韩使的名字实在认不出,也毫无认识的价值,索性跳过……

楚国派来的是一个叫毛遂的家伙,赵括眉头一皱,如今历史已被自己搅浑,这家伙本身不是赵国人吗?是怎么混成楚国特使的?

先不管他,赵括又看向齐国派来的特使,不看不知道,一看赵括被吓一跳。

老家伙田单!

赵括觉得很不可思议,按照史料上记载,田单在乐毅攻下七十城,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又将七十城全部收回并接齐王回到都城,之后赵王看重他的才能,用三邑之地五十七亭的丰厚奖赏将他招到赵国效力吗?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拿着赵国的俸禄却不效力,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齐国特使,仍替齐王卖命?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真是让赵括屁股上挨一刀,开眼了!

望着众人齐聚一堂,对赵括纷纷拜贺,赵括也无心跟他们啰嗦,抬头一看,赵王已经安安稳稳地坐上王位,抬手一挥:“上朝。”

宦使令拱拜后这才转身,清了清嗓子,高唱:“上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