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简直离谱到家了(2 / 2)

无论水利、人文、农牧、漕运,这些都将迎刃而解,背靠青藏高原这座天然屏障,势必会成为华夏文明的后花园,为整个华夏民族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备保障。

念及此,赵括也不给韩非解释的机会,直接一挥手道:“回去告诉韩王,这个郑邦我赵国征用了,让他安心替我赵国守好宜阳,今后自然少不了他的美女大炮。”

“美女?大炮?”

大炮这个词一出口,每个人都各有想法。

荀况是觉得,对于韩王来说,正求之不得……enmmm,也许吧……

可对于韩非来说,那就有点太吓人了。

一炮将匈奴大军全歼的传说,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

韩非自认韩国的劲弩再怎么厉害,也不敢跟赵国大炮叫板。

所以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不舍地看了一眼郑邦,垂下头道:“一切尽凭师尊安排。”

赵括也不再搭理他,而是看向郑邦道:“阁下可有兴趣来为我赵国做事?”

郑邦见赵括成功帮自己摆脱了韩非的纠缠,心中感激不尽,连忙拱手拜道:“多谢安国君抬举,在下正有此意。”

荀况却站出来问道:“汝且说说,你有何长于他人之处?”

赵括没有说话,转头赞许的目光看向郑邦。

有荀况一问也好,否则也难以服众,也正好借此机会考验考验他。

郑邦见荀况是为安国君的幕后别驾,有此一问也属情理之中,又得到安国君鼓励的目光,便挺起胸膛傲然道:“在下其实乃一介布衣,只因祖上精通《水经》又屡立奇功,故被韩王奉为水侯,世袭罔替已是第三代,虽已袭爵,但终日无所事事,只能继续钻研家中古籍,今日学有小成,特来邯郸谋求一官半职,也好一展半生所学。”

听到这里,韩非的心狠狠揪了一下。

果然,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坨烂泥万人踩。

如今韩国式微,竟然连养的侯爵人才都会主动向赵国示好,看来韩国已是必亡之势。

听他这番介绍,荀况十分惊讶赵括的眼光,竟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人才,这令他不佩服都不行。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水为万物之始,只要哪里有水,就有生命的延续,这也是必然的自然规律。

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或缺。

但与古时的傍水而居有所不同,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单单依靠在河边生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故而,能准确掌握地上河流走向和地下水脉络,对水道地理了如指掌的经水师便赢得了万千追捧,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甚至在民间流传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正源于这个高贵而又神秘的行业。

“哈哈,好,很好。”

荀况对此赞不绝口。

他首先想到的是,但凡有这种经水大家,以后赵国民众的生活就会立刻提高一个档次。

随即荀况拜向赵括道:“君上,此人实为大才,若加冠国师之位,使帝君恩泽四海,定指日可待!”

“呵呵……”

赵括笑了笑,不置可否,却是看向郑邦问道:“既然你是祖传三代为经水师,可知这大河之水,当如何驾驭?”

赵括的问题一出现,就直接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想不到安国君的野心这么大,竟然想要去驾驭黄河水。

即使经天纬地之能,恐怕也不敢夸下海口,说能驾驭黄河水吧。

但令人更想不到的是,郑国却是一脸郑重地开始分析:“君若问大河之水,虽然很难,但也不是不可为。”

“嗯?”

谁也没料到,郑邦还真敢接这个千古难题。

话说曾经的大禹,也只是为了疏导黄河水,而没想过要驾驭它。

“哦?何解?”赵括瞬间就来了兴趣。

这可真是,离谱妈开门迎离谱,离谱到家了!

只见郑邦郑重其事道:“大河之水素来以浑浊凶猛著称,可谓是水中之猛虎,世人皆谈河色变,然,根据《山海经》记载: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惟冯夷都焉,大河也。”

说着话锋一转:“冯夷既是水神,而不才祖上正是冯夷后裔,故,放眼天下,君欲都大河,今世唯有我郑邦可助君耳!”

好大的口气!

就连荀况都不淡定了,瞬间觉得郑邦虽有些本领,但也未免太过自负,竟然自比冯夷水神?

“那你说说,大河到底该如何治理?”荀况很是不服地问出这句话。

郑邦轻轻一笑,从容有度地向前迈出一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