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笨伸出热乎乎的长舌头,友好地舔着萍儿的小手。
“它的毛都被蝙蝠拔光了。”寒生告诉她。
“蝙蝠?它们为什么要拔笨笨的毛呢?”小姑娘越发惊奇了。
“吃饭啦。”王婆婆端进稀饭和一碟腌辣子泡菜,还特意盛了半勺放到地上给笨笨吃。
“阿弥陀佛,这狗儿也是怪可怜的。”她喃喃说道。
饭间,王婆婆说道:“你们遇上红眼阴蝠了吗?”
寒生放下碗筷,说道:“黑暗中看不见长什么样子,什么是红眼阴蝠?”
婆婆道:“这种阴蝠从来见不得阳光的,眼睛是血红的,喜欢藏在洞穴中,寿命极长,很邪门的。”
“邪门?”寒生不解地问。
“它们特别喜欢拔毛,我那老头子活着的时候,有天晚上守陵时,就被一群红眼阴蝠把头发和胡须全部拔去了,回到家时,我都认不出来了。”王婆婆回忆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守陵?婆婆,您丈夫守的是什么陵呀?”寒生问道。
王婆婆感到自己说走了嘴,口中道声“阿弥陀佛”,不肯再接着往下讲,反而问寒生道:“寒生,你说石头蛋蛋里会有蚕丝出来缠住你们,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寒生说道:“是呀,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奇特的事儿,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当时我砸破了那个石蛋,里面还未瞧得清楚,就被那些丝丝给缠起来了。”
“你看清了,那个确实是石蛋吗?”王婆婆疑惑地问道。
“是石头的,还发着绿色的荧光呢。”寒生回忆道。
“绿色荧光?”婆婆思索着,随后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天蚕’?”
“婆婆,您说的是‘天蚕’?”寒生听罢心下暗自吃惊,要知道,《青囊经》中专门记载了“天蚕”这一味药,他一直认为指的是产自黑龙江宁安的高山湖畔柞木林中的天蚕蛾卵,一种极罕见的翠绿色野蚕。
父亲曾经说过,此蚕所吐之丝为天然翠绿色,乃是无价之宝,称为绿色软宝石,当年关东军为日本昭和天皇寻天蚕丝,也只得到一两三钱而已。
按照婆婆所说的意思,世上莫非还有另一种天蚕?《青囊经》上所指的可能也正是这另外一种天蚕,寒生顿时莫名地激动起来。
婆婆望了望寒生,缓缓说道:“孩子,你在石蛋的附近有没有见到类似血一样的红色液体?”
“有啊,是从石头里渗出来的。”寒生回答道。
“那就对了,那石蛋蛋就是‘天蚕’,缠在你身上的就是天蚕丝。”婆婆严肃地说道。
寒生听罢惊讶不已,半晌未说话,后来轻轻地问王婆婆道:“婆婆,您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婆婆闭上眼睛沉默不语,许久,眼角处渗出一滴眼泪。
“阿弥陀佛,孩子,你既与天蚕相遇,必是有缘之人,我也就不再瞒你了。婆婆我是个守陵人。”王婆婆叹道。
“守陵?”寒生疑惑道。
“孩子,你听说过朱元璋吗?”婆婆问道。
寒生点点头。
婆婆接下去说道:“我给你说一段六百年前的往事。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娶陈氏为妻,生五男两女,最小的儿子朱重八,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我的先袓婆婆,是朱元璋母亲的贴身丫鬟,身负峨眉派绝世武功。”
“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久战鄱阳湖不下,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以黄山余脉的一处名为‘太极晕’的万年吉穴对抗陈友谅‘双凤朝阳’的袓坟,说这是开国改朝换代的速发之地。可是由于元朝末期的连年混战,已经找不到父亲朱五四的遗骨了,无奈之下,朱元璋有意无意地把情况透露给了母亲陈氏,陈氏深明大义,将自己活葬于太极晕,而且为求速发,竟不要棺木,肉身直接入土。果然,不久朱元璋于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以后接连战胜张士诚、方国珍,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母亲下葬后,朱元璋赐金千两,命我先袓婆婆世代守陵,到我这一辈儿,算下来已有六百余年了。先袓婆婆有一封遗书世代相传,其中讲到了刘伯温。当年刘伯温自知他出的这个主意有损于朱元璋的孝子形象,朱元璋立国之后肯定会杀他灭口,因此事先做了安排。洪武八年,等朱元璋派钦差携带御赐鸩酒赶到青田时,刘伯温刚刚自行服毒身亡,停柩于家中,钦差开棺验尸后返回金陵报告了朱元璋,从此了却了他的一块心病。”
“可刘伯温却是诈死,从此不知所终。曾有人于金陵鸡鸣寺遇见过他,此时他已削发为僧。其实,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讹传,先袓婆婆打探到了他的踪迹,原来他竟然隐匿在了江西大鄣山卧龙谷。”
“卧龙谷?”寒生大吃一惊。
“是的。先袓婆婆赶去卧龙谷,准备杀了刘伯温,以泄其逼死主母陈氏之恨。”婆婆说道。
“先袓婆婆杀死刘伯温了吗?”寒生问道。
“没有,他俩在卧龙谷中谈了一次话,先袓婆婆就回来了,从此终生再也没有踏足过卧龙谷。至于那次会面具体谈些什么,袓先婆婆的遗书中没有说,只是留下了刘伯温的一首偈语,那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曰:太极覆太极,青田未有期。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至于这首偈语的含义,我家世代守陵人历经六百余年,仍是参详不透。”婆婆叹气道。
寒生听罢久久沉默不语,世上事,江湖争斗,爱恨情仇,谁又能够说得清楚?想那吴楚山人,半生漂泊,一世孤独,连心中至爱的女人却也咫尺不能相见,甚至都不曾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受尽困苦的女儿在世。兰儿娘也是够可怜的,携幼女踏遍中原,矢志千里寻夫,孤寡一生而无怨无悔。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寒生想着,眼角竟流下了泪水。
婆婆吃惊地望着寒生,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哭啦?”
寒生抹去眼泪,说道:“没什么,婆婆,您接着说。”
“先袓婆婆遗书中还说到了天蚕,书中道‘天蚕,球状,硬而现绿光,内生白陀须,闻气而长’,所以听你说到那石蛋蛋的情况时,我就已猜到了那是天蚕。刘伯温诗的后两句‘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如今,天蚕已经重现,那尸衣又是什么呢?”婆婆说道。
“尸衣在这儿呢!”萍儿突然跑出去,拖进那已经剪开的蚕衣说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