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午膳后,就听见外头,内务府的姜忠铭来了。说是陶然居伺候的人手不够,又送了六个人来。
戴玉沁只留了两个,剩下的又送回了内务府。原本两个都不想留,但是也实在没办法。从五品的定例是有八个宫女,六个太监的。戴玉沁这儿还缺着呢!
宫里这几天都忙着天坛祈福的事儿,内务府和礼部忙的不可开交。皇上也有好几天没进后宫了,只是陈婕妤处还是两天去一次的。
自从贺更衣事件之后,锦嬷嬷便是一天去一次朝阳宫。陈婕妤的肚子倒也是一天天大了,只是依旧还是不去皇后处请安。不过是皇上看重子嗣,皇后也只能憋着。
钦天监看好的吉日是九月初八向上天祈福。天坛就在京都,来回不过三天。不过也能在外小住两晚,戴玉沁可是兴奋的不行。宫里发生的那些污糟事都暂时抛在脑后了。
九月初七一早,就都到了宫门口等候出发了。皇上和皇后的仪仗是最前面的,这便是皇后了,在大场面面前唯一可以名正言顺站在皇上身边的。淑妃再受宠也只能跟在后面看着,至于戴玉沁就更不够看了,她的马车在最后面;再后面就是宫女太监的马车了。
戴玉沁只觉得这宫门口的空气都比宫里的舒服。前面的情形戴玉沁也不清楚,看见前头的黄小媛上了马车。戴玉沁也连忙上了马车等候出发,马车晃晃悠悠出发的时候戴玉沁才打开了车帘子往外面看。
秋天的天气,一早还是有些凉意的。许是戴玉沁受宠,马车里还有小盆炭火;倒也暖和。雁新也准备了暖手炉,瞧着外头的蓝天白云。是实实在在有几分惬意的。戴玉沁能带的人不多,里面是丹柔和雁新挤在一起的;外头是小北子坐着的。圆圆就让他在陶然居守着的。
雁新笑着说道:“奴婢伺候主子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主子这般开心呢!”
“整日闷在宫里,难得能出去看看。自然是极开心的。”
“湖心准备了好多吃的,主子可要尝尝?”
马车还没到主干道上,外面的风景还比较简单。戴玉沁的眼睛仿佛长在外面的。“先不急,还不饿。等下再吃。你们忙了一早上你们先吃点。”
丹柔了解戴玉沁的性子,也不拘束。拿了一个果子笑嘻嘻的吃了起来。
马车行驶到京都主干道上,外面商户已被清扫;紧闭门户,偶有窗户打开丝丝缝隙在偷窥天颜。
戴玉沁瞧着外头一点不像电视里那般的有叫卖声,难免有些失望。
“等回来时,不会再对百姓们设限了。到时候主子也许可以瞧见外头的繁华的模样。”
戴玉沁捻着一块糕点吃了问道:“为何回来时便不设限了?”
“天子祈福归来,自然要让百姓们同沐恩德的。”
马车晃晃悠悠的,今天起了一个大早,戴玉沁也来了困意;歪着头又睡去了。
“主子,主子,醒醒。”
戴玉沁朦胧着眼睛道:“到了吗?”
“还早呢!到了午膳时间了,皇上吩咐在这儿休整用膳,外头已经搭棚子了。皇上也在外头,小主一直睡着不好。”
戴玉沁点了点头,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拿出小铜镜看自己妆容无误,这才下了马车。
马车停在了一处湖边休整,没有经过污染的湖水清澈碧绿。像一层碎钻石一般洒在湖面上。许多侍卫和御厨都在忙碌。
皇上在前方和一个俊俏少年正在说话,两人看起来相谈甚欢的模样。
宫嫔们也都没了在宫里的争锋相对,三三两两的看着风景或是闲聊。
戴玉沁随意找了一块石头处坐下,这景色她都想用相机拍下了。实在是太天然太美了。
“瞧你这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本宫都不想上前来招呼了。”
樊贵嫔一脸笑意的看着戴玉沁,戴玉沁起身行礼道:“平日就在后宫那一亩三分地,如今能出来了。自然得珍惜时间了。”
“那倒是的,我瞧着淑妃都顺眼了些。”
戴玉沁也低低笑了起来,那可不是,况且淑妃在皇上面前一惯是懂事贴心的模样。
两人说着会子话,皇上处就派人来了。说是用午膳了。
两人便是一同携伴同去的,没多久的功夫侍卫们就搭了一处大棚子。里面两张圆桌,都摆好了膳食。
君鸿言道:“在宫外就没这么多拘束了,都坐下一同吃吧!”
这次一同出宫祈福的便有五王、八王、和九王,戴玉沁瞧着皇上旁边还是坐着随着皇上一起的俊俏少年。樊贵嫔行礼间还叫了表兄,戴玉沁虽说有些好奇,这场景下还是忍住了。
几个大男人一个桌子,剩下的宫嫔们便随着皇后在另一处桌子的。
用膳期间,只听皇上桌子时而有声音传来,宫嫔桌倒是安静极了。大家都拘束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在外面会惹得皇上不悦;丢了体面。
用完膳,休息了会儿。才重新又启程了。
一开始坐马车,戴玉沁还挺有新意。只是这会儿上午睡了许久,困在这小天地里也有些拘束了。
“雁新,今日皇上身边的那个少年郎,好像颇得圣心。还是樊贵嫔的表兄?”
雁新替戴玉沁倒了水,缓缓说道:“那是越公子,奴婢听说他和皇上是自幼的交情;投了皇上的脾性。先皇还破例让他当了皇上的伴读呢!只是他无心朝堂,一心从商;极有可能是越家的继承人。这段时间也是因为回京都办事,皇上便经常召见他,连这次祈福都是叫他一起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pxiaoshuo.com。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topxiaoshuo.com<!--20221004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