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东京的浪潮(1 / 1)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563 字 2022-10-29

(东山都督府确定下来的消息一传出,整个东京城内各大书店的《山海经》都几乎脱销了。孙琳在太学讲述东山大陆时的景象完全没有掩盖,也掩盖不了。当时浩浩荡荡,数以千计的官员、学者在列围观,他们随便一传,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东京城。无数心怀壮志的东京好汉们,和王侯、富商都已经听说,新大陆上遍地是黄金、白银、宝石。这个消息极大激励了所有人前往新大陆开拓的热情。但与西方狂热的涌入不同,从东山都督府成立消息传出那一刻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人就分成了两个派别。其一自然是基层普通百姓,这些人怀揣着发财梦,有心要去闯一闯。胜利,对民族自信心是最大的兴奋剂。从靖康以来,国家屡战屡胜,源源不断地胜利,极大骄傲了所有军民百姓地信心。永远不要小瞧这种连续大胜对天下心气地影响。这几乎是一种大势,让所有人更加敢战,更加悍勇。中原有个词,名叫草木皆兵。普通士兵看见远方山上密集地旌旗就崩溃了,以为自己身处埋伏。但现在地情况下,宋军或者番邦地探索者,哪怕只有一千人,面对真实地数万敌军,也完全不会崩溃。他们习惯了胜利,会直接发起冲锋。勐烈攻打下,就算敌军万余乌合之众,也根本挡不住宋军这骄傲自信地攻势。这种消息或者说这种经过夸大地战例,每天、每月都会从四面八方传回东京。经过说书人地添油加醋,汇集于东京、苏州、扬州、泉州等超级都市地好汉们是真的相信,只要带着武器出海,一定能打拼出一番天地。不然真的很难解释,为什么天南地北的说书人,说辞都是如此相似。与这些怀揣发财梦而走向远方的底层好汉不同,这次东山都督府的设立,另一个派别也极为关注,那就是王侯公卿们。他们不但打算派出一批探索者,更是打算直接夺下这个东山都督的职位。东山都督与大宋境内任何官员都不同,他远离大宋,与大宋朝廷没有太多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一人执掌了万里封疆,比封疆大吏还要像藩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宋已经好久没出现真正的藩王了。这个封疆大吏,除了自我约束的高度忠诚,与藩王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一旦自己的派系抢下了这个高位,对家族开发新大陆简直是天大的利好。大宋是不抑制兼并的,只要每亩地都交税,皇帝并不在乎交税的是豪族还是平民。因此,只要东山都督认可,豪族们甚至可以实现在新大陆拥有良田百万亩。可以说,任何家族拥有了这么广袤的一片领地,都相当于拥有了无限的财富。尤其东山大陆前期根本不收田税。哪怕家族在中原破产了,只剩下一个后人,落魄的到达东山大陆,也可以依靠这百万亩良田轻松东山再起。所以他们野心很大,打算直接走上层的路线,影响整个东山大陆的布局。可谓是充满了帝国勋贵的桀骜与霸道。这些天以来,已经有无数的官员、贵族向赵桓上书,推荐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为了获得优势,他们是各种手段齐出。或是合纵连横,达成一致,共推一位。或是检举揭发,不惜一切代价,抹黑竞争对手。为了这个人选,宰相主持廷议,廷推了两次都没能确定下来。为此,赵桓特意在垂拱殿召见了右相张浚以及枢相岳飞。待二人到齐后,赵桓直接开口,说道:“这东山都督之选,闹得满朝沸沸扬扬。对开发东山而言诚然是好事,可这般荒唐攻讦,也让大臣们心浮于事,有损朝廷威严。”“卿二人是朕的肱骨,也是朝廷柱石。朕是不吝放权的,今日就与两位相公定下,究竟用何人远出东山,效彷班超故事,为我朝开拓万里之山河。”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这是政治传统了。既然廷推无法确定人选,赵桓就打算纲常独断,与两位最忠心的宰相把人选给定下。在赵桓开诚布公后,岳飞说道:“官家视臣等为国士,臣等又岂敢不以国士报之?”“关于人选,臣倒是有一个推荐。但此人有些缺陷,要善用之方能成事。”“是何人?且先说说。右相呢?可有合适人选?”赵桓问道。张浚苦笑,说道:“臣推荐的人选被监察御史所参,已停职待审。”赵桓不禁一笑,这是大宋的祖制了,如果官员被台谏所参,就要停职待查,哪怕是宰相也不能例外。即“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当然这不并不意味着言官可以肆无忌惮,如果经过审查,对方并无问题,所参台谏则要承担一定的责罚。有这个机制的制衡,赵桓觉得对主政官员可以适当放权。毕竟连堂堂右相,对此都毫无办法。基层官员更不至于无法无天了。右相没有人选,岳飞提出的人选就引起了赵桓的关注。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位东山都督必须具有无与伦比的忠诚,才能避免被王侯公卿所左右。岳飞说道:“臣所推荐之人,名为李显忠。这人颇为有趣,本名叫李世辅。倒是其本名更贴近这当前形势。”李显忠、李世辅,这名字就跟后世的川建国,拜爱华,奥建军一样,都是浓浓的时代特色名字。赵桓笑着说道:“这倒是一个忠义之臣的名字,他有何才能被岳相公看中,一力推其为东山都督,代我朝去开拓万里?”岳飞也是一笑,说道:“此去东山,路远水长,更是只有两百人的队伍,面对数百上千万异族,臣以为都督之人,绝对不能文弱。需忠烈壮勇不弱于汉臣班超方可。”“臣推荐这李忠义的首条,就是其人壮勇,可谓勇冠三军。足可以率领士卒义武奋扬,所攻必克,立足于疆外。”82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