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公主轿临少室山,愿资钱粮见如来(1 / 1)

(若是都城里任意不知内情者,听得那恶名昭彰的特务组织竟转行改作言官,抛开个人生死直谏监国。大概会笑着把一盘花生米灌到说话者的嘴里,劝他少喝些别说浑话吧。但许清蘅和别的飞鱼卫,本质不是一路人。她身家清贵,及冠后本该在吏部、礼部衙门里闲适度日。兴起时写些诗文,好教士子公卿盛赞清流之名,过上人人称羡的体面生活。直到某天早上她晨步归家,发现平素给家里送茶的茶铺被飞鱼卫搬空了。理由是走私高地上官家专营的名贵茶叶,与朝廷抢饭吃了。显然是走私茶叶最大消费来源的礼部尚书许宅,却丝毫没受到波及,甚至连上门问话的官员也不见一位。数日后,茶铺原址上换了一批新面孔,熟悉的茶香,熟悉的味道。一切如常。但许清蘅心里就是过不去。她自幼是认死理的倔牌气,既已决定加入飞鱼卫,好友紫凝劝阻不得,也只好同趟这片浑水。清兰盛放污泥上,固然幸运地未被沾污,花瓣幽香似乎还教身处的泥潭清净了点。然而泥潭之所以是泥潭,是因为上流处的水源早就污浊不堪。下游的兰花,能教上游也变得清净吗?许清蘅没想得如此深入,只是觉得若不去做,日后必然后悔莫及。哪怕事后发觉只是受了那美貌僧人的蒙蔽,惹下了弥天大祸。只要此刻坚信这是基于自身意志作出的判断,似乎也不怎么要紧。那少年僧人,自称法号明真。听得自己的决心后,瞧向自己的眼神里带上了些少期许。同样的话,朝堂诸臣不敢说,少林僧人更是说不得。唯有她姑且能借着幼时与三公主的一丝情谊,说出随时会害自己丢掉性命的大胆言语。想起少年僧人所言,许清蘅勇气百倍。此后过了三日。许清蘅几乎已数清楚了宫中待客偏殿屋檐上有多少片瓦,仍没有等到三公主召见。接待她的太监大概受过嘱咐,数天来礼节十足,但许清蘅总觉得对方皮笑肉不笑的脸十分讨厌。简直就像明知许清蘅不会得到召见一样。三公主贵为监国,人皇不在时便掌人皇权柄,难道许清蘅真能强闯入宫,逼着她与自己见上一面不成?儿时玩伴的交情,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三天的等待,最后以太监送来的一张小纸条作结。纸分底面,许清蘅骤见便即呆住:“阿蘅终是来晚一步。”“老四,已然出发到少林寺。”…程真这日仍在山腰石阶道上扫地,一边哼着歌儿,一边运行着早前换得的“音律调息法”理顺气息。这玩意是某位不知名客人到过客舍的痕迹,主打按音律节奏调息理气,舒缓长时间修行造成的身体疲劳。程真手执滴水穿石帚,每一下扫地均在增长功力,长久下来有时也感疲惫。这门功法正合他意,刚唱完一段儿,四肢百骸便说不出的舒畅,像是按摩完一遍般轻松自在。少林本家的绝艺,暂时他还没得几门,扫地换来的全是打根基的功夫。“闯少林三十八路神拳”,“闯少林三十九路神拳”,“闯少林四十路神拳”……没错,这仨玩意是不同的武功。类似于出版社修订教科书,少林教导初入门武僧的师长们时常会对从前的拳法提出修改、改良之见。改良后的版本另算一门功夫,以便修改者能以武功首创人之名载于少林历史。任一门“闯少林”拳术,对九品锻体境的武僧打熬根骨十分有用,但于程真而言便没有甚么用处了。他日夜扫地不辍,体内真气早已充盈得远超寻常八品,只差了突破门坎的一步。七品明神境,注重的是强大的意志力和神魂力量,心如明镜台,不使惹尘埃。佛门弟子到了七品境,基本就不惧绝大部份的幻术了。“一旦成功破境,往后那白狐再想乘我不备,施以幻术戏弄可没如此轻易……”“罢了,也不知下回见她是甚么时候。”“说不定此刻便已到了约定之期,离了这少室山了。”倏然之间,眉心的小金佛微微地摆动起来,似有示警之意。程真抬眸远眺,只见一座青玉轿子从阶梯下段冒出头来。轿后马队浩荡而来,独属于沙场武人的肃杀气直上高空。拉起玉轿的,是凉州神骏驰名天下的披鳞赤目马,单以一身筋骨之雄奇壮劲,便托起了无车辕推动前行的青玉轿。轿前两骑迅疾雄健,骑手却作宫中太监衣裳,高额白眉,冷望石阶头无知少年。均是五品境。这日天下震动,大夏朝四公主乘轿亲临少室山,与监国三姊正面抗衡,誓要保下这承传千年的佛门圣地。…“公主,方才那小和尚好生无礼,竟敢直盯着轿子看。”“若不是记得公主欢喜貌美少年,老奴早就上前挖了他一双眼睛。”玉轿之内,磨挲佛珠的白嫩手掌未有异动。清澈柔美的声音响起:“小和尚若真作无礼之举,小惩大戒自是无妨。”“少林寺欲行赈灾发粮之事,既缺钱粮又无人撑腰,自不会为小事与本殿起争执。”“只是本殿所求,终归是如来赐下的一缕佛光。此物想来不是少林僧答允要给,就能轻易给予的。”“传令下去,本殿居于少林期间,不得对山上任一僧人无礼。”轿外恭敬道:“老奴谨奉公主令旨。”半晌,又道:“那小和尚想必是被大阵仗吓得傻了,仍是呆呆地瞧着咱们看。唉,可惜了一张白净脸。”轿内淡淡道:“不得妄言。”约莫是被随身太监挑起了好奇心,按压佛珠的细腻指腹微微压紧。且借这据闻是达摩祖师东来时手持的天机妙珠,算一算小和尚根脚由来。默诵梵言吟唱过后。抬眸一剎,只见如来佛像巍峨俯视而下。素指一颤,尝试运算小和尚身世来历的那颗妙珠整个崩碎,一件千年秘宝从此不再完整。不惜亲身前来保住少林寺,只为再次得见佛陀胜景的四公主怔怔无言。那手执扫帚的少年僧人,到底是甚么来头?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