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直到第二天堪堪停止。酷热的夏日天气,总算多了点凉爽。薄薄的空调被,挡住空调吹出的冷风。李晓冉枕着男友的胳膊,睡的格外香甜。左脚不老实地搭在他身上。李有信睁开眼,感觉心口发闷,右手麻了。推推软软的棉花糖,见其没动静,只得小心翼翼动作,想把胀麻的手臂抽出来。嗯!女孩脑袋向旁边翻动,迷迷糊糊醒来。不舍地在男友怀里蹭蹭。“你起了?”“嗯,待会找人谈事。”李有信小声回答。别看他现在没戏拍,但该忙的照样忙翻天。“我给你熬点小米粥吧。”“来得及么,不行弄个水煮蛋,我去外面买豆浆油条。”李有信精神抖擞,穿好衣服快速漱洗。穿好袜子换上鞋,出门了。不到十分钟,他提着豆浆油条回来。李晓冉穿着宽松的衬衣,正在小灶前熬粥。两条俏生生的大长腿,笔直圆润。宽大的长衣,完美突显出她傲人的天赋。“这个粥有点慢,你多等等。”“行啊。”笑着把油条放下,李有信洗了洗手。回到座位,开始剥鸡蛋壳。“先喝口豆浆吧,甜的,可不是老百京豆汁。”乳白色的豆浆漂着沫,是现磨的那种。升腾的热气,能够让人闻到淡淡的豆香。端着碗,李晓冉小口抿着豆浆,“嗯,热着喝舒服。”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满满的甜蜜。“没戏拍的时候你别整天闷在家里,想出去旅游就去吧,不够我赞助你。”李有信见她似乎无事可做,给了建议。嗯,女孩摇摇头。“天太热,除非去海边玩玩,北戴河不错,但我一人去没意思。”眼巴巴地望向男友,意味明显。李有信笑笑,“我很忙,最近几部戏的本子要谈,新专辑要趁着李卫当官开机前录制,事情很多。”听见这么说,女孩的脸色一垮。愈发显得愁眉苦脸。“我看有没有合适机会吧。”……从小区出来,李有信打算去拜访作家都梁。通过出版社,他联系到了编辑,再去找人。“董编辑你好,我是李有信。”“哎呀,你不牛小伟嘛。”一见李有信,董保存忍不住笑出声。实在东北一家人的角色太深入人心。让人心生喜感。“哈哈,没想到我演的电视大家都看过。”“看过,当然看过,现在重播我也天天追着。”首播老董便很喜欢这部剧,觉得意犹未尽。直到京城卫视暑期重播,他仍没看过瘾。“如果是你的话,那这本书肯定能改编成电视剧了。”因为知道李有信拍过戏,他对这次的交易充满期待。随着指引,李有信把车开到了x城区。在都梁家里,双方见面详谈。“梁大哥你好,我是李有信,既是演员,也是鸿运影视的制片人,很高兴认识你。”李有信笑着伸出手。都梁真名姓梁,又原名杨湛,因为家乡盱眙别称是都梁,所以他用了都梁的笔名。“你好你好。”听责编说有人想购买小说改编权,都梁挺高兴。但对方的年轻,仍叫他意外。心底不禁嘀咕,看着有些不靠谱啊。接着董保存的一席话,让都梁的心迅速咽回肚子里。“老梁,有信可是东北一家人的制片,东北一家人电视剧你总知道吧。”“诶,当然知道。”都梁因为生意忙,倒是不大看电视。只是东北一家人热播,报纸上也登过不少新闻。加上周围人议论,他倒知道。“梁大哥,今天来我的目的就一个,我想买下你长篇小说《亮剑》的电视改编权。”“可以。”小说出版,对于都梁来说肯定是好事一桩。本来他写这本书是和朋友酒后打赌,赌注是一辆新款的宝马车。谁想到出版后还有人要买来改编拍成电视剧。绝对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你觉得多少钱合适?”“我要20万。”都梁不是行内人,对于小说改编行情一窍不通。他只凭感觉,喊了这个价。20万!!此话一出,周围的空气瞬间变得沉重。李有信觉着天又热了几度。“梁大哥,这个价太贵了。”他连连摇头。“贵了吗?”“贵是贵了点,但亮剑是本好书,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董保存作为老梁的责编,屁股肯定歪到他那边。帮着说好话。“董编辑,书确实不错,否则我不可能读完后登门拜访梁大哥,想买下电视改编权,但是……”李有信开始转折了。“但是亮剑本身没有获奖,销量上也才卖出几万册吧,读者面相对来说是小了点,尚未在文学界和读者中间造成更大的影响。”“董编辑你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知道现在改编的普遍行情不过几万块,10万块都已经是名家名作。”他看向董保存,表示20万超出常规。你连一个文学奖都没拿,他购买版权冒着很大风险。尤其电视剧投资,砸下去便几百万上千万,可不是开玩笑。要知道在09年,刘慈欣卖出三体版权时,也不过10万块。还有麦家的一战成名的长篇小说《解密》,在斩获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小说协会2002年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等多项文学奖后,才能卖出20万改编费。“既无奖项,又无销量的消费基础,20万确实高了。”“你放心,我和社长十分看好这个作品去争取今年的茅盾文学奖。”“有机会争取,与实实在在的拿了奖,是两回事。”李有信指出其中的漏洞。没有获奖与获奖,天差地别。“梁大哥,你这本小说我全部看完了,文学性和艺术性暂且不说,光是小说后半段涉及的那段时间,便极其敏感。”若处理不当,即使立项开拍,也过不了审核。这个?都梁被这么一说,倒是稍稍犹豫起来。涉及到的敏感内容,假如不是出版社的特殊,都很费劲。“梁大哥,我知道你不缺钱,不然你打赌赢了也不可能把新款宝马车还给朋友。要不我们各退一步,8万8如何,吉利又好听。”李有信对亮剑的改编权志在必得。这个价钱比起普通书籍,要高出不少。都梁沉吟着,没有答应。他这人有点轴,不然也不会和朋友酒后争执两句,亲自写本小说出来。见都梁久久不出声,董保存把人拉到门外。小声劝道:“差不多得了,这个价不低。”“可我就是不甘心,说出来的话不能收回去。”“唉你这么犟干吗,拍成电视了以后这本书会卖的更好啊。”老董实在心疼。你眼光得放长远一些,不要计较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电视剧拍完播出,你出名了,当然会带动你小说的销量。这样对你好,对他们出版社也好,双赢。“再想想以后你出新书,是不是大有好处?”“你说的都对,但我不服。”都梁的脾气上来,九头牛拉不回。而且他看准了李有信要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购买意愿强烈。所以他与李有信直接摊牌,“20万,买就买,不买拉倒!”唉呀!老董站在旁边,想说不能说,心里那股憋屈啊。怎么就不听劝呢。“20万?”李有信见对方目光坚决,知道这位不大可能让步。于是想到另外的一件事。“20万不是不可以……” , )
116 章 都梁的轴(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