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笑了笑,远眺车队走远,喃喃道:“萤烛之光的确难以和日月争辉,但日有阴云掩盖,月有圆缺明暗,只要萤烛不灭,总有机会和日月一争光亮,哪怕只是流星一瞬,也不枉此生!”
赵匡胤一愣,像是被点醒般,双目猛地迸射精芒,拍打墙垛仰头大笑。
“说得好!说得好!则平兄一语道破天机!我辈志气之士,若不甘一辈子庸庸碌碌,就应当搏命、斗争!不管那日月有多辉煌刺眼,也难以熄灭我等萤烛之光!”
赵普笑呵呵地拱手:“愿和赵虞候一道,用萤烛之光点亮世间!”
赵匡胤握紧赵普双手,感慨万千:“则平兄知我啊!”
赵普笑呵呵的,双眼有些湿润了。
他和赵匡胤,都是胸有大志心怀抱负之人,他们都想靠一己之力为这混乱的世道做些什么,都想成为这世间最耀眼的存在。
他们好似萤烛,一点点积蓄力量壮大自身,最终散发出堪比日月的光芒。
可有一种人,天生就像日月,自带光辉,譬如朱秀。
从那年在沧州起,他就展现出超人一等的才能和学识,之后更是一路扶摇直上,直至成为今天大周朝最显赫的权贵之一。
但凡有他出现的地方,光芒之盛吸引所有目光,似乎所有人都被他的光芒遮盖住。
可总有那么一两个,不甘心只当光芒掩盖下的萤烛,也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这世间最耀眼的光芒。
赵普如此,赵匡胤也如此。
他二人联合,与其说是投缘,不如说是两团微弱萤火报团取暖,合力抵抗日月之辉。
二人四手相握,相视大笑,都有种吾道不孤的欣慰感。
赵弘殷捋捋须,摇头感慨道:“老夫老了,将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只是还得要告诫你们一句,陛下乃圣明天子,切忌不可闹得太过火,否则谁也讨不了好!”
二人揖礼道:“谨遵父亲(伯父)训诫!”
赵弘殷背着手,慢悠悠地下了城头。
赵匡胤笑道:“朱秀走后,就该是我大展拳脚之机,则平兄觉得,该从哪里入手最好?”
赵普微微一笑,指着滁州南面,江宁方向道:“自当以立足淮南战局为首要关键,尽量赚取功劳,以作进身之资!”
赵匡胤环顾滁州城四面,顿时有种天地广阔,任他展翅翱翔的豪情感。
他捏紧拳头,下定决心要用实打实的战功告诉陛下,告诉天下人,他赵匡胤丝毫不比朱秀差!
~~~
十一月底,朱秀在返京路途中,接到柴荣旨意,命他直接送史匡威棺木前往嵩陵安葬。
柴荣命宰相王溥出任丧葬使,代表朝廷前往嵩陵主持史匡威的葬礼。
史灵雁、符金环、冯青婵三女也随王溥一起前往嵩陵等候。
周宪诞下次子朱元战后,留在宿州养身子,朱秀返程途径宿州时,留下来陪母子二人数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