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长揖及地:“臣希望能和陛下做永世的君臣、永世的朋友,如齐桓公与管仲、刘邦与萧何、李渊与裴寂、李世民与李靖,陛下为千古一帝,臣追随陛下也能混个千古名臣!”
柴荣拍打御位扶手,爽朗大笑。
西阁门外,几个太监探头探脑。
自从皇后薨逝,陛下就再也没像这样开怀大笑过。
“好!朕有你这样的良师益友、忠良贤臣辅佐,当以历代明君为榜样,带领我大周屹立于华夏神州!
冯道当年说朕比不上唐太宗,朕就是要让他在天上看看,这天下有朕、有你,如何不能再现辉煌盛世?”
柴荣站起身,一扫皇后薨逝以后的颓丧和伤感,重新抖擞精神,意气风发地挥手大喝。
他的目光重新坚定,流露一代英主的睥睨之色。
朱秀下拜叩首:“这乱世有陛下,实乃苍生之幸!”
柴荣走下陛阶,亲手将他搀扶起。
“朕去淮南后,开封就交给你和范质了。朕委任范质为东京留守,你为京城内外都巡检,王审琦为大内都巡检,你三人当齐心合力,镇守开封!”
朱秀忙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想了想,柴荣又笑道:“训儿留在宫里朕有些不放心,这样好了,朕出京之日,派人把训儿送到你府上,让你妻帮忙照顾。宫里平时负责照料皇子的乳母、宫女、太监也一并送去,由你调派。”
朱秀一愣,迟疑道:“皇长子地位尊崇,由臣托管,只怕不合礼制。”
柴荣道:“你妻是训儿亲姨母,你是姨父,代为照管,有何不妥?放心,朕会专门下旨讲明此事,再授你为太子少傅,负责教导皇子,如此一来,那些御史言官也就无话可说了。”
朱秀心里大为感动,柴荣如此做,把开封城和皇长子全权托付给他,对他的信任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顾柴荣阻拦,朱秀下拜,郑重叩首:“臣万死不负陛下托付重望!”
拜别柴荣后,朱秀心事重重地离开内宫。
他心里实在纠结得很。
他所预见的历史还是沿着既定轨迹向前迈进,距离显德六年的大变局只有两年时间。
这些年来,他小心翼翼尽量不参与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就是为了保证将来的局势发展,能按照他能预料的方向前进。
柴荣对他的信任和托付,反倒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压力,无可抑制地生出歉疚、自责感。
朱秀时常会想,如果两年前他不去宿州,留在开封,想尽办法为符金盏招募名医、治疗病症的话,或许大周贤后不会早早薨逝。
柴荣也不会一次次遭受沉重打击,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那样一来,历史或许会朝着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