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石易找到了识字的捷径后,那是整天儿歌三百不离口,效果也是显著的。短短两年时间,不仅仅已经将常用字记全,连带着石老秀才家几本书籍也给理解通透记全了。这让石老秀才着实震惊了一把。“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可惜长了嘴”石老秀才摸着胡子咂摸着嘴想道。没办法,头半年石老秀才隔三差五就要被石易的噪音污染耳朵。清晨,青山县城在望青山县因背靠大青山而得名。常住人口不足十万,是个彻头彻尾的小城。远远望去,青山县城城墙低矮,墙皮剥落,一眼就可看出城墙是由黄泥浇筑。这也正常,毕竟这样的小城,既没有战略价值也没有商贸优势,属于土匪都不屑一顾的穷乡僻壤。所以也用不起更用不着石料城墙。“跟紧了”石仲紧了紧腰间的柴刀与背上的包袱,转头对着石易招呼到。这两年间,石易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经常跟着石仲往大青山里面跑。在石易的计划中,识字是第一步的,第二步就应该是搞钱。毕竟不能总是在青石板上写字,既然到了异界,毛笔字就应该练起来了。识字可以不要钱,写字需要钱啊!这是一笔额外支出,石易不好总是张嘴管叔叔要,因此就盯上了大青山里的药材。这可是多少穿越前辈起步之初发家致富的金点子!可惜,知易行难。他一不认识药材长相,二不知炮制方法,三也没有销售门路。石易先是跟村里的老人请教,把他们对药材的知识掏空后,还每隔几天就往十里外的青山县城跑。仗着自己年龄小,总是在人家医馆前观望并认真记忆各种药材!整整折腾了大半年,才总算有了点起色。开始时候,石仲夫妇也没在意,毕竟小孩子嘛!可后来石易将卖药材的铜板拿给石秦氏时,石仲才重视起来,他也是个脑子活泛的,这两年确实挣了点钱。石易对于青山县城已经不算陌生了,毕竟总是来卖药材。不过这一次跟着石仲进城可不是卖药材的。而是来拜师学艺的!城里有一家长青医馆。两年接触下来,馆主看到石易能写会算而且人也机灵,就动了收徒的念头。石易也不想一辈子困在小山村里,因此两者一拍即合,就有了石仲今日之行。石仲背着的包袱里就是石易的拜师礼。“刘先生,易儿就拜托您了!”石仲双手抱拳躬身一礼。“老弟放心,易儿这孩子我也喜欢的紧,不会让他受委屈的”馆主刘达也是郑重还了一礼。“易儿,你既然已入我门下就要用心去学医,你可知道?”送别石仲,刘达端坐太师椅上一脸严肃的看向石易。“徒儿定会用心学医,不辜负师傅的期望!”石易神色认真,郑重回答。这可能是自己今后的长期饭碗,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刘达看着眼前少年认真的表情,满意的点了点头。刘达在石易出现在自家医馆门口时就注意到了,这少年为了学医不闭寒暑的蹲在门口去记忆每一份药材。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死板。这从石易后来卖给自己药材就可以看的出来。“起阳草,别名草钟乳,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肾、胃、肺、肝经。具有补肾,温中,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里寒腹痛!”药房内,一十五岁少年正手拿一棵韭菜,摇头晃脑的背着其性状功效。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石易。自拜师之日算起,石易已经在医馆度过了三个年头,穿越来也有五年了。从当初远离网络、电子产品的浮躁到现在的恬淡。石易已经适应了异界生活。这三年来,石易除了每月回家几次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医馆内。同时,石易也将青山城内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青山县城除了官府势力外,还有两帮三姓。两个帮派分别是控制南城码头货运的沙河帮和控制北城赌坊妓馆的三合帮。三姓是县尉李家、主簿梁家和经营商会的张家。石易的生活不出意外的话就会一直这样平静的过下去。直到一年前看到沙河帮帮主掌碎巨石。石易才猛然惊醒“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武道!”自那天起,石易千方百计打听习武渠道,可惜这个小城既没有武馆授徒,也没有武功秘籍买卖。加入帮派倒是可以被传授几式庄稼把式,可除了好勇斗狠外没有什么用!沙河帮主倒是有真功夫,可惜石易接触不到,即使接触到了也没有用,这个时代,武学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师父教徒弟都得留一手。石易是沮丧的,他可没有忘记自己初来乍到时的豪言壮语,他是要求长生的,可惜长生无门,如今终于得见曙光,结果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师父刘达看出了石易对武学的渴望,传了他一路养生拳法和一本养生功。据师父所说,养生拳虽然不能让他争勇斗狠,长练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一年下来,石易养生拳倒是多少练出了点名堂。养生功共分三层,一层活血,据书中描述,可以激发人体气血,增长人体气力不易生病。练到精深处,甚至可以换血洗髓。二层内壮,当换血完成,可以利用气血洗练五脏六腑,使脏腑不易受损。三层养气,当五脏六腑洗练完毕,就可以利用气血在下丹田养一口真气,从此真气在身,百病不生。石易练习一年,仅仅是完成了激发气血,练换血都没完成,可见武道艰难。不过仅仅是激发气血就已经让石易受益匪浅,最起码个头已经长起来了,而且面色红润不易生病。这也激发了石易的习武热情,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练武,不过石易终究不是个真正少年,还是明白欲速则不达,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的。因此一直没有放弃对于医术的琢磨。 , )